第773章 出現(第2/2頁)

副將王威道:“看他們的陣列擺的很象樣子,鎧甲兵器也很精良,就算打起來不怎樣,好歹也能吸引北虜的注意,我等率內丁突入虜陣死戰,以期一戰破虜。”

“對。”張九德贊道:“此役過後,我會向總督大人替各位請功。”

麻承恩還是盯著城外的陣列看,又過了一小會兒之後,他指著城外道:“炮隊來了。”

眾人先還不怎麽明白他的意思,火炮城上就有,有十幾門小樣佛郎機,一百五十斤左右重,打出的炮子能到三四百步左右,殺傷力還不錯,比盞口炮和虎蹲炮強一些,但比起將軍炮要差點,遠不及大樣佛郎機,不過大樣佛郎機鑄造困難,耗銅很多,工部並沒有造多少,只有京師和薊鎮,遼鎮有一些,說起這個就能看出西北軍鎮和東部軍鎮的差距,遼東光是遼陽城一城就有一千多門各樣佛郎機,一直到遼陽失陷都在城頭上,延綏這裏,加起來也沒有三十門火炮,人比人,氣死人。

等看到品字型陣車陣前兩翼偏前方向的炮隊時,延綏城頭又是一陣呆滯。

有兩個輪子推著火炮,每門炮有七八個人跟著,然後好象是有馬拉著車跟在火炮後頭……眾人關注的是火炮的細節,炮管比紅夷大炮短些,但比普通的大明火炮長,火炮的兩個輪子很大,高出炮身不少,火炮似乎並不太重,七八個兵推著飛跑,大車跟在後頭……

“二十四門炮。”看了半天,炮兵們跟著步隊繼續向前,似乎還沒有停下修築炮兵陣地的打算,有人終於把火炮的數字給算清楚了。

“這等炮,似乎比紅夷大炮小,但比大將軍,二將軍炮的炮管要粗很多。”

“沒有炮架,就架在輪子上打放?”

“這倒是方便啊,可以用於野戰,方便的多。”

“末將三十年前曾經追隨老麻總爺去打倭寇,王師多用大將軍和二將軍炮,每炮重一千五百斤到兩千余斤,推運困難,先攻平壤時立功不小,其後便很難發揮作用,朝鮮多山多水,炮隊轉運困難,若是眼前這些火炮,那就方便許多,恐怕死傷也要小很多。”

說話的是一個年紀六旬的老將,年輕時應該是追隨麻承恩的叔父麻貴去征伐過日本人,參加過平定壬辰倭亂的援朝之役,明軍在朝鮮戰場上的表現早期十分犀利,後來碧蹄館之役後,李如松傷心家將內丁的損失,不再願再赴朝鮮戰場,朝廷因此派了東李西麻的麻貴去朝鮮戰場,西北秦軍將士,也因此有不少人隨麻貴奔赴戰場,多次擊敗日軍主力,越過漢江,將日軍壓在朝鮮的沿海地方。

明軍表現最好的地方,一是騎兵,第二便是炮兵,這都是日軍欠缺的地方,失敗在所難免。

蒙古人顯然也發覺了炮隊的存在,隊伍中一陣騷動,大股的騎兵來回奔馳著。

“看來北虜是要先擊跨這支援兵了。”張九德轉向麻承恩,說道:“麻總兵,這是和裕升的兵吧?”

“軍門大人慧眼,”麻承恩道:“確實是和裕升的兵馬。”

“唉。”張九德道:“從行軍,列陣,炮隊出現,車營,無不是精中求精,這軍隊,是拿銀子堆出來的,除了傳聞中富可敵國的和裕升,本官想不到還有哪個軍鎮能有這樣的一支強兵出現在榆林城下。”

張九德目光變得十分凝重,他又道:“看來和裕升的實力遠超出眾人想象。”

陳洪範和王威,武之望等人,俱是面色凝重,陳洪範心中還有僥幸心理,他希望這支軍隊不要如表面上的那樣強大。

榆林總兵的位子,陳洪範也覬覦很久了,以他的資歷也夠格當總兵,如果這一次抓住麻承恩的痛腳,就算是“西麻”在西北一帶有強大的潛實力,麻承恩仍然得讓位,到時候陳洪範的機會就來了。

這時候,數裏之外的荒野上,傳來了陣陣號角嗚咽,陳洪範精神一振,說道:“看來北虜要沖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