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8章 禁閉(第2/2頁)

城頭上似乎有一些黑色的小點,象是守兵,不過看起來很稀疏,並不密集。

老鐘放下望遠鏡,向身後咧嘴笑道:“到底還是咱們最快。”

盧四見不得老鐘得意的模樣,冷言道:“你不想想為啥咱最快,幾個月前就是咱們這個隊當的尖哨。”

老鐘笑罵道:“你狗日的見不得老子好是不是?”

老鐘突然又感慨道:“你他娘的識字,兩枚勛章,戰後肯定進軍官學校,等他娘的下次再見到你,老子就得向你打敬禮說上官好了。”

盧四瞬間哭笑不得,不知道說什麽是好。

整個小隊十二人,每人都戴頭六瓣鐵盔,身上穿著兩層鐵甲,外層是鐵鱗甲或紮甲,老鐘一個人穿著亮銀色的胸甲,前後都是整體的鐵塊,防護能力最佳。

盧四穿著的是紮甲,紮甲的甲片比鐵鱗甲要大的多,一樣用獸筋固定甲葉,鐵鱗甲的葉片太小,穿起來十分費力,制造較為困難,紮甲的葉片較大,造一具鱗甲可造三具紮甲,大大縮短了時間。

兩者對弓箭的防護力相同,不同之處就是鱗甲較密,對戳刺削砍的防護力超過了紮甲。

十二人開始沿城跑動,其余有一些小股的騎隊也陸續到來了。

這裏是大板升地,到處都是漢人的村落和農田,如果不是老鐘和盧四這一隊此前來過,他們一定會有錯覺,以為是到了長城以南的內地城鎮。

各個村落都是空蕩蕩的,大道和小路都長滿了荒草。

曾經生活著近十萬人的板升地已經近乎是空地了,這裏是土默特最好的地方,土地肥沃,水草茂盛,種地收成極高,被稱為塞上江南。漢人在這裏繁衍生息,種地行商,並且有大量工匠替俺答汗打造兵器和攻城器械,當初俺答汗能順利攻入大明內地,這些漢人都是立下了不小的功勞。

甚至在歷史上,林丹汗西遷的主要動力也是想獲得板升地的漢人來補充部落的實力,不過林丹汗倒黴的就是他西遷過後立刻遇到天啟六年的大災,板升地的農田遭遇極大損失,嚴重削弱了西遷後察哈爾部的實力。

而此時此刻,漢人原本只剩下當初極盛時一半左右的人口,又被張瀚連續遷走了多半,剩下的多半是死硬的忠於蒙古人的漢人,其中大半是白蓮教徒,他們仇視大明,當然也會仇視和裕升。

也有一些人是故土難離,板升地不管是掌握在蒙古人手中還是漢人手中,對他們來說都是無關緊要,要緊的這裏已經是他們的家園,有自己的房舍院落和土地,甚至有幾十年的記憶,當戰爭臨頭時,這些人還是沒有重視,寧願留在家裏躲避著。上一次槍騎兵掃蕩板升地時,就有很多這種戀家的人反而被殺死在自己的家門口。

騎隊越聚越多,也有軍官趕了上來。

軍官們普遍不太高興的樣子,今天拉克申和盧步寬等人立功的表現已經被全軍看在眼裏,人們都誇說槍騎兵軍官的武勇和剽悍蠻橫,一群穿鐵甲步戰的軍官今天算是徹底揚了名,這導致其余的騎兵軍官心中甚是不樂,他們也想著能在這樣的戰事裏使自己威名遠揚。

一個連指揮傳下令去,決定先派出一個小隊去城門附近偵察,近距離偵察城頭上的情形。

槍騎兵是沒有辦法攻城的,他們只能包圍和警備,或是殲滅敢於過來援助的蒙古騎兵。

老鐘這一隊很幸運的接到了指令,所有人開始往城下奔馳而去。

“都打起精神來。”老鐘策騎狂奔,嘴裏狂喝道:“狗急了會跳墻,兔子急了也咬人,板升城裏沒準有不少殘兵,從城頭弄出什麽稀奇古怪的東西來打咱們。”

守城的器械蒙古人肯定會有一些,比如小型火炮或是巨弩,當初他們有不少漢人工匠打造了相當多的器械,誰知道會在城頭留下些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