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7章 自詡(第2/2頁)

河水還是赤紅色,整條幾裏長的河面都散發著濃烈刺鼻的血腥味道,浮屍不停的從上遊飄下,在幾座浮橋之下和河邊的蘆葦從中的屍體最多,不少屍體俯首趴著,如果不是這樣的場面,更象是趴在河裏遊泳或是玩水。

岸邊不少弓手和牧民都跪下請降,不少民夫從浮橋上過來,他們氣憤難當,在剛剛架橋時最少有二三百人,包括相當多的民夫被射死了,受傷者過千人,這一次是和裕升歷次征戰中受損較為嚴重的一次,民夫們氣憤難當,用手中的造橋工具開始痛毆那些投降的蒙古人,打的那些人滿地打滾,發出哀嚎和慘叫聲。

張瀚看到了,他下令張彥升持自己的令旗過河,嚴令虐俘和殺俘。

張彥升持著張瀚的軍旗馳向浮橋,一邊揮舞軍旗,一邊大聲下令。

毆打終於停止了,張彥升繼續向前傳令,最終抵達喇嘛誦經之處。

聽到他傳達的軍令之後,騎兵們停止了殺戮,槍騎兵們倒轉槍杆,用長杆一通亂打,把散亂的蒙古人打在一起,幾百人一堆,喝令他們跪下等著處置。

有一些人可能是發覺了親人或是本部台吉的屍體,雖然跪著,但開始扯著胡子哭泣起來。

哭聲感染了很多人,當張瀚和大多數人通過浮橋渡過小黑河,踏上北岸戰場的時候,仍可見伏屍處處,而哭嚎的蒙古人聲響震天,令人感覺悲泣難當。

孔敏行也跟隨過來,這一次其實他原本可以不來,但他身為一個文人也有些邊塞情節,以前想象中的唐人邊塞詩打仗的情形始終不曾得見,又聽說和裕升打仗時並不算太慘烈,這一次他跟了來,然而這一次是強渡河口之戰,從這處河口距離青城最近,只有不到百裏的距離,比西邊的歸化堡還要近一些,因為是堂堂正正之師,也有意使蒙古人在這正面集結兵力,結果這一仗打的無比激烈,最少是過程無比激烈。

看到孔敏行面色發白,張瀚道:“至之兄,兵兇戰危,此乃戰爭的常態。”

孔敏行還是長嘆道:“這種場面,我感覺這一生我見識過一次就足夠了。實在傷心慘毒,不論是我們還是北虜,死的人都曾是十月懷胎父母辛苦帶大,不論如何,我不能因為死人多而感覺快意。”

孫敬亭沒有說話,但也是面色凝重的點一點頭。

李慎明滿面春風,意氣風發的樣子,這一戰過後,青城這土默特部的核心城池到手,方圓千裏的地方真正落在手心,漠北三部毫無實力,大軍可以用貿易和用兵兩種方式來控制漠北,接著就是和俄羅斯人的貿易,軍司已經打算在庫倫北邊接近瀚海的地方沿河口建一個大型的貿易城市,名字就叫買賣城,很多軍司中人感覺這名字太俗氣,但張瀚堅持要用這個,沒有人為這一點小事和張瀚頂牛,這名字算是定了下來。

在歷史上,俄羅斯人和漠北蒙古人也有貿易往來,也確實有一個叫買賣城的貿易城市,只是以蒙古人的貿易水準來說,這個買賣城也就是二道販子,賣的是少量從張家口一帶販過來的內地貨物,現在有了和裕升,估計這個買賣城將來的前景十分可觀,最少也會是另一個張家口,更北方的新張家口。

有新的商貿路線,有核心統治城市和核心地界,有十萬軍隊和大量漢人移民,再加上臣服大量的蒙古人,和裕升終於有了一個真正的新興國家的雛形。

一想到這一層,李慎明就感覺心潮澎湃,剛剛看到幾萬蒙古人跪下請降時,他差點兒笑出聲來。

現在李慎明考慮最多的就是自己的地位,到底算是蕭何,還是曹參?

有時候李慎明也考慮過李善長,但感覺有些晦氣,所以他不會真的拿李善長來自比。

倒是沒有人懷疑張瀚會鳥盡弓藏,首先距離真正成功還很遠,另外張瀚的性格大家也摸的清楚,什麽事都是拿制度來說話,制度之外,哪怕他暴跳如雷也不會出手去對付別人,制度之內,哪怕是最親厚的人也絕不留情。

李慎明早就約束過自己的身邊人,絕不要違反規矩給自己生事添亂,一旦出事,他也絕不會回護自己人來違反和裕升的法度。

他也是讀書人,知道自古功臣不得善終,除了人主猜忌外,挾功自傲,無視法度也是取死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