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章 援手(第2/2頁)

……

茅元儀當晚又是水煮羊肉又是烤肉的,塞的滿肚皮都是,他是南方人,對這些大葷的東西不怎麽能克化,加上又被灌了一肚皮的馬奶子酒,當時就覺得昏頭漲腦的難受,半夜起來吐了一回,深感這次北上之行最困難的就是飲食,天亮時屋子裏氣味熏人,茅元儀逃跑似的跑出來,幾個雜役趕緊進房打掃,茅元儀抓住一個年輕雜役,問道:“你們大人在不在?”

雜役笑道:“先生不知,我們大人清早天還沒亮就走了,留下話,說有緊急軍情,他先往集寧堡,再往小黑河堡,先生的事,他已經決斷下來,絕不會反悔。如果先生急著回去,軍司安排馬車送先生走,如果不急,也會有人來陪伴先生在這裏繼續遊覽參觀……對了,我們大人留下一封書信,說是有些話當面不好說,所有話語,皆在書信之中。”

雜役說話的當口,幾個穿吏員袍服的軍司人員果然趕了過來,有個目光犀利身形高大,外表相當俊朗的青年吏員當先一拜,口齒清楚地說道:“茅贊畫,在下軍令司吏員李平之,大人有令,叫在下隨侍左右,不管是繼續遊歷參觀,還是趕回京師和山海關,都叫在下隨侍照顧。”

茅元儀是書香世家,其祖茅坤是著名的吳地文學大家,出行自然也是有長隨隨行照顧,不過北上倉促,騎馬趕路一路攢行,抵達草原後也未曾休息好,此時感受到張瀚的關照,心中自是有些感激,當下拱手道:“感謝張大人的盛情,不過大事要緊,我想還是直接趕路先回京師。”

李平之微微一笑,說道:“既然贊畫大人著急,我等也是準備好了,立刻趕路便是。”

說話間眾人一起出門,等到了大門之外時已經有兩輛大車等著,同時有一小隊輕騎兵控馬侍立兩邊,茅元儀感覺和裕升做事的效率真是太高,不要說京師那些滿是大人老爺的衙門沒法比,就是孫承宗那裏雖然身處前線,辦事也沒有和裕升這裏這種雷厲風行叱咤立辦的高效!

眾人上車後,隊伍很快從城堡的東門而出,然後往張家口的方向疾馳,長城沿線出邊的沖口很多,但和裕升真正掌握的還是大同一線,宣府和薊鎮一帶,薊鎮那邊和裕升只做小規模的兵沖補給,對邊將收買了一些,勢力並不很強,張家口在經歷與晉商之戰的洗禮之後,當地的地方勢力已經被和裕升重新整合,為和裕升所用,而地方文武官員自然也是全數靠向了和裕升一方,這樣雖然宣府總兵與和裕升貌合神離,實際而言,和裕升對宣府的掌控已經很強,只是不及宣府鎮城內部而已。

馬車走的很快,草原上也修了簡單的道路,這是茅元儀趕過來之前完全沒有想到的事情,清晨時分,農田裏已經有相當多的人在勞作著,還有一些數十人一群的人在修葺加固道路,他們趕著幾百斤重的石碾子,用騾馬拖拽,不停的加固道路,同時還會在道路邊上挖一些排水的溝渠,這樣可以最大程度的提升道路的使用年限。

茅元儀一直貪婪的看著,直到他聞到飯香之後,感覺腹中有一些饑餓為止。

李平之微笑著從一個外型質樸的木質飯盒裏端出各種小食,看著眼前擺放的林林總總五六樣的小菜和主食,茅元儀頓時無語。

……

孫承宗起身之後沒有立刻洗漱,而是走到庭院之中先打了一套拳。

北地,特別是北直隸的滄州一帶,習武之風頗盛,到了清季時更是整村的男子都在習武,這種風俗在明中後期開始,到清季最為盛行。

孫承宗少年讀書,青年時曾經遊歷邊關,到最危機的地方去查看實際的邊防情形,他的武藝不僅是少年時曾經和莊稼把式學習,也曾經在軍中得到過進一步的提升。

然而到了現在的年近花甲之年,孫承宗打的拳已經不復搏擊殺人的功用,只是用來強身健體了。

一套拳打畢,身子微微出汗,這時從家中帶出來的長隨仆役走過來,端著木盤,孫承宗用青鹽仔細擦洗牙齒,然後漱口,洗臉,再換上大紅色的常服官袍,戴上烏紗帽,便是從一個面目和善的老人變成了威風八面的閣部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