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求見(第2/2頁)

這對土默特部來說是一次大失血,經歷了去年的慘敗和俺答汗死後的分裂,土默特部的實力早就衰落下去,現在整個部落加起來也只有不到十萬丁口,一戰就死了四千余人,還有大量的牧民逃散,他們失去了家園,連親人也被槍騎兵團帶走了,無奈之下只能遠走他鄉,他們多半逃向西部的套部安身,也有少數人一直往西,跑到了衛拉特蒙古人的地盤上,還有人逃向青城方向,不過在看到青城那邊也有激烈的戰事之後,牧人們只能繼續向北,一直往漠北三部的地盤逃亡。

往北逃的就有托博克等台吉,他們感覺和裕升下一步的目標就是套部,於其再經歷逃亡,不如提前逃遠一些。

對板升城進行打擊的是三個步兵團和一個銃騎兵團,由梁興統一指揮。

梁興的指揮能力其實一般,不如王長福經驗老到,甚至不如李從業這樣經驗豐富的軍官,但坐鎮一線的指揮就算才能平庸一些,只要能協調各部的行動就可以了,關鍵是梁興的資歷足夠,鎮的住各軍的指揮這些軍頭就可以了。

三個團的步兵幾乎全部是老兵,銃騎兵團補入了相當多的新兵,指揮官朱大勇的風格和周耀也完全不同,以水磨功夫慢慢的磨,銃騎兵們輪番上陣打擊敵人,火銃的射距在蒙古人軟弱的騎弓之上,步兵還配給了大量拿破侖炮,在和裕升犀利的火器輸出打擊下令得習令色的六萬大軍毫無還手之力,幾天下來節節敗退,死傷雖然不重,但精神上的打擊尤其沉重。

很多蒙古人想起去年,那時和裕升的全部實力不到萬人的戰兵,輜兵戰鬥力不行只能死守,那時蒙古人想的就是能與和裕升的軍隊野戰,可惜對方就是烏龜不出殼,守在軍台堡壘之內的防守又是十分出色,最終拖了大半年的時間,使蒙古各部大傷元氣,連大汗也死在了圍城戰中。

這才相隔了半年不到,結果就是和裕升諸路出擊,北路的動靜雖然不大,卻是把土默特和土謝圖汗的部落隔絕開來,東邊和喀喇沁的白洪大台吉也失去了聯絡,只有和套部唇齒相依,而種種跡象也表明和裕升是打算連套部一起收拾,這叫土默特人感覺難堪的同時也有一些安慰……張瀚太狂妄了,土默特以前和套部還有喀喇沁就是一體的,所以俺答汗經常能動員數萬披甲和二三十萬人的牧民去攻伐明國,套部的實力猶在,諾顏火落赤威風很高,套部經常可以動員十幾萬丁騷擾明國榆林鎮和延綏鎮地方,數鎮邊軍毫無辦法,在天啟二年時火落赤還攻破了延綏鎮的好幾個城池,足可見套部的戰鬥力並不差。

若是張瀚連套部一起惹了,火落赤諾顏大舉出兵,足可叫土默特這邊大松口氣了。

“在下趙榮,請張大人拔冗一見。”在張瀚的住處門口,趙榮很客氣的叫隨行人員遞上大紅拜帖求見。

在等候時他繼續打量著四周,趙榮也不得不承認,小黑河堡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奇跡。兩年前趙榮往喀喇沁部去拜會一些老友,途經過這裏,和現在的情形完全不同。

當時這個位置是一個易於過河的河灘地,不少人馬都在這裏涉水過河。

蒙古人不喜歡走在水裏的感覺,他們過河時多半用羊皮伐子,漢人不講究這些,只要水深不超過腰部就是牽著坐騎涉水過河,趙榮記得自己當時過河時還向四周打量了很久,到處是綠草茵茵,河邊開滿了各種小花,遠處的草很茂盛,似乎有黃羊群在深草中活動,羊群太多,牧人在夏秋時節最舒服,因為可以不停的打獵來進行肉食補給,在那個時候,趙榮見到的是最原生態的草原,清澈見度的河流,一望無際的草原,野花,灌木,黃羊群,時不時猛竄逃跑的黃兔,當然也有野狼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