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遷移(第2/2頁)

不論如何,眾人逃出來後總是心懷故土,現在大同府張瀚幾乎是一手遮天,如果能蔭庇在和裕升的大旗之下,就算是大搖大擺的回鄉,恐怕也沒有人敢說什麽了。

眼前就是現成的例子,張子銘就是鬥傷人命逃亡出來,前一陣不也是堂而皇之的回家鄉祭祀祖先去了?

“大家趕緊準備吧。”張子銘提醒道:“這一次未必很快能回來,能帶的都帶上,普通的百姓咱們能帶的也帶上,各軍堡處都缺人,給和裕升種地總好過給北虜種菜,是不是這個理?”

“趙老爺子那裏……”有個漢商猶豫了一下,還是說道:“要不要知會他一下?”

“是可以。”張子銘笑道:“就怕他還是鐵了心要跟著北虜走。”

“那也隨他。”傅青銘一揮手,趕蒼蠅一樣的道:“他老了也糊塗了,咱們也不為難他,也不必管他,就當他死了罷。”

張子銘微微點頭,在場的漢商多半神色怪異,趙榮曾經是和俺答汗來往甚密的漢商,在營造青城和各板升地的事情上出了不少力,在北虜上層也是頗為知名的漢商首領,結果時異勢遷,現在居然就是被人“就當他死了罷”,想起來趙榮當年的煊赫威風,也就只能叫人暗中砸吧嘴了。

……

數日之後,各板升地又一次興起了遷移的浪潮。

和上次遷移時各處的淒惶情形不同,這一次人們多半是有所準備,各家各戶都是早就把一些貴重物品和不宜行動的老人孩子提前送走了,壯年男子和婦人留在家裏準備,和裕升這一次提供的車馬也足夠多,足夠讓各家消消停停的搬運走所有家當跟著一起走了。

這也是張瀚的大戰略之一,板升地的這幾萬漢人絕不會留給北虜,就算將來輕松拿下青城,青城也是一個政治和軍事中心,經濟地位一定要剝離開去,幾萬一直生活在北方的漢人,不管是種地還是牧馬放羊都是一把好手,可以做很多用處,現成的大量漢商可以立刻把和裕升在北方控制的廣大地域的經濟給盤活,這一盤大棋下好了,要節省不少拿來慢慢經營發展的時間……

蒙古人都是默默的看著……這個時候是戰馬剛剛從冬春時最疲瘦的狀態才恢復的時候,任何稍有智識的台吉都不會在這個時候想著用兵,而且草原上的饑荒還沒有過去,去年一直綿延到冬季的戰事把很多部落的牧民都熬靠的快活不下去,回首冬季時,不知道有多少人不寒而栗,那日子真是過的太過艱難困苦,因為打仗,打的幹草不足,所有人想方設法也只能叫牧畜吃個半飽,到了春天時,奶制品不足,儲存的糧食耗光,人們都在忍饑挨餓,不僅是戰馬疲瘦,牧人們都是餓的發慌,這個時候不管是誰說要用兵,準定會引發一場爆亂。

況且漢人和漢商們撤走也是因為此前的協議……張子銘等人回來之前,各部的台吉因為普遍的儲備不足而心慌意亂,這個時候張子銘代表原本的板升地漢商伸回了橄欖枝,只要台吉們答應在再次開戰前任由漢人和漢商自行離開,絕不加以阻攔,漢商們就能回來貿易,至於板升地種地的漢民,則是以自願的原則,願意的不得強留,不願走的和裕升一方當然也不能誘騙或是強行把人帶走。

現在看來,台吉們以為的漢民的忠誠值不過一張草紙,九成九的漢民選擇了離開,畢竟經過去年的一場大戰,漢民們對力量的對比不再盲目,在此之前,誰能想象的到,和裕升居然是獲勝的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