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 揭帖(第2/2頁)

他們想做的就是搞大聲勢,使和裕升讓度一些利益出來,近幾年地方上的飛速發展使各階層受益,而唯一受損的就是生員階層,他們不僅在經濟利益上受損,在聲望上也完全不復當年的光彩,以前百姓最尊重的就是生員老爺,宗族中的大事小事他們也可以一言而決,現在有了和裕升,人們最想的就是經商致富,其次就是當兵,成為和裕升旗下的一員,不論是當夥計還是工人,最少都是溫飽無憂,加上識字班和各大小學校的興辦,軍中掃盲班一直在堅持,十余萬軍人和輜兵幾乎都從文盲變成了識字者的一員,生員原本高高在上的形象不復存在,從九天之上跌落凡塵,這是叫他們最為不滿的一件事。

這種沖突絕不是偶然,就算現在不爆發,將來也定然會爆發。

張瀚也曾考慮過在軍司引入大量的秀才生員來中和一下,減緩矛盾爆發的機率,後來轉念一想,此輩的人生觀和學識基本上定型,真要有本事也得看他們考中舉人再說,大同這裏又不象江南文氣盛,江南生員有不少雜學出色的可以使用,大同這裏的秀才,恐怕真的只知道經義,連史學也未必攻讀通透,這樣的“人才”要來無用,反而會容易在團體內興風作浪,憑白壞事。

對張瀚的這種考慮,眼前這些生員當然不會知道,他們就知道和裕升不停的在損傷他們的利益,同時還不將他們看在眼裏,就算是他們知道了張瀚的考慮,恐怕也會有更深的受辱的感覺,而絕不會認可張瀚對他們的評判。

看著眼前墨跡剛剛幹透的揭帖,寧中誠贊道:“真是大筆,文氣雄渾通暢,竟是一字不可更易。”

秦邦固主筆,另外兩人在一旁出主意,入更之前所謂的討伐揭帖終於寫出來了,短短幾百字主要是用來大罵和裕升,也掃了幾筆張瀚,畢竟這三人沒蠢到家,知道張瀚在大同地方威望太高,在百姓心中形象極好,如果罵張瀚太狠,可能反而適得其反。

“底下怎辦?”秦邦固先是十分得意,接著想起下文,不覺有些為難。

李秀才出主意道:“我看先找幾家報紙試試看,刊登如果要錢的話,這一點錢我們還出得起。”

“善。”寧中誠道:“天成晚報是林舉人幾人辦的,馬超人前輩我們不能去找,他就是和裕升的人,我們去天成晚報試試看。”

所謂報紙的概念現在也早就是深入人心了,先是和裕升辦起了第一家報紙,早前主要是報道和裕升內部的事,後來索性把朝廷邸抄改良一下,用白話文的形式刊登,這樣在和裕升的報紙上,人們也能看到某地地震了,某地起了大火,或是某地有什麽稀奇的事情發生,前者是朝廷邸抄,後者就是各地的軍情司的分站的功勞,以大明之大,發生的事情之多,信息的不通暢不對稱,和裕升的報紙辦起來之後,從無人重視到一紙難求,到現在侍從司的文宣局每天發行一萬余份,照樣是一搶而空,李慎明已經在考慮增刊和加大印數,從一萬增長到三萬余份,甚至五萬份,用和裕升強悍的物流能力,不僅在宣大發行,還可以到京師和北直大半州府,再遠的山東和河南等地,超過一天內到不了的還沒有考慮在內,實際上以和裕升報紙的內容豐富,編輯得法,就算遲一兩天收到,新聞的時效性根本沒有過去,畢竟就算到河南,和裕升的物流也能保證當地官紳在邸抄到達之前就拿到報紙。

如果印數到五萬以上,一份報紙定價十文,成本在三文左右,每年居然也能賺上不少,只是報紙暫時的目的還只是宣傳,對這件事張瀚還沒有最終拍板。

在和裕升的帶動之下,天成衛也有好幾家開辦了報紙,主要就是轉錄一些和裕升報紙上的大塊新聞,然後是當地文人士紳的隨筆一類,主要就是詩詞歌賦,開始時發行量很小,算是文人騷客間互相吹捧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