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統帥(第2/2頁)

“青城,青城,青城!”

人們都跟著一起叫喊起來,今年的目標就是占領有青城之稱的歸化城,這是每個和裕升軍人都已經知道的軍司確定了的目標,連新兵們眼中也滿是熱切的目光,奪取青城,就是對北虜戰事階段性的勝利,其後數年就是消化所得成果,最少張瀚統率的和裕升就真正在北方有了根基地盤,就算再發生王心一彈劾那樣的事也就不怕了。

也是不知不覺之中,人心早就徹底歸附在張瀚這一邊,哪怕現在張瀚扯旗造反,估計跟隨的人也會不少,不象兩年前那樣,就算和裕升的財力和軍力足夠挑戰宣大,但人心不附,根基還是嚴重不穩。

……

黃玉成肩膀上扛著兒子,也是跟著百姓一起吼叫著,嗓子很快就叫啞了。

他近來被抽調在流民司工作,這是一個臨時的部門,在這一股流民潮結束後就結解散,軍令司和軍政司,軍需司,軍訓司等各司合作,調配大量的吏員和軍人安頓流民,同時軍訓司開始在文宣部門的配合下鼓勵流民中的青壯男子參軍,盡可能的打消他們在李莊附近獲得土地耕作,或是進工場當工人的打算。

近來黃玉成就是忙這些事,估計還要過一個月,正好要到麥收季節時他才繼續跟著孔敏行繼續屯田墾荒的事,農墾部門遲早會獨立為一司,黃玉成估計自己到時候的位置也不會很低。

新軍將士逐漸歸營,在隆隆的鼓聲中張瀚等人也紛紛折回,四周旁觀的百姓紛紛散開,不過多半是在議論著今天的事情。

人們都在討論著何時能拿下歸化城,現在由於文宣部門得力,連普通的百姓也大致知道歸化城的位置和意義所在,以前蒙古人經常威脅宣大,甚至多次越境攻打大同,但普通的百姓盡管仇恨北虜,對北虜那邊的情形卻是幾近一無所知。

在討論這些事的時候,和裕升和張瀚當然是被頌揚最多的,軍司中人,也是多被誇贊,和裕升在大同百姓的心中已經取代了原本官府的位置,並且明顯在原本的官府之上。

張瀚的天成和鎮虜兩衛掌印指揮其實原本也是現在掌握地盤的父母官,只是這重身份早就被淡化了,人們在提起他時只知道是和裕升的掌控者,而不是朝廷任命的高品武官。

“黃兄,少見了。”幾個青袍男子做明顯的秀才生員的打扮,站在黃玉成家門口等候,一見黃玉成回來,各人都是遠遠長揖作禮。

回到自家門口時,黃玉成的心情十足愉快,家裏人多半不在,幾個仆人應該也是跑出來看熱鬧,現在走散了,黃妻不愛這種熱鬧場面,應該是帶著人到地裏看麥子,時隔不久後就要收割,現在各家往地裏跑的都勤快,特別是今年的年成十分不好,從流民潮就能看的出來,而各家的麥子長勢卻是十分喜人,兩相對比之下,有一些年紀大的幹脆住在地裏,因為麥穗已經接近成熟,他們害怕被人偷割麥穗,幹脆就在田間地頭住著,日夜不斷的看守。

“秦兄,寧兄,李兄,諸位少見了啊。”

黃玉成放下兒子,令其自行回去,他向這幾個秀才拱手還禮,臉上露出淡淡的微笑出來。

這幾人和黃玉成一樣都是天成衛學的秀才生員,都是癝膳生員,頗有機會中舉,年紀大多在三十到四十之間,就秀才的年齡來說不算小了,但也不算太大。

在大明各地,七十古稀還在考場裏奔忙的也大有人在,這些人算來還能考十科八科的舉人,上進心都還是有的,以前大家經常聚集在一起揣摩經義,打磨文章,彼此十分熟識,不過黃玉成中途退出了小圈子,跟著孔敏行四處奔走,昔日的夥伴先是往來少了,後來因為彼此氣味不投,幹脆就斷了交誼。

黃玉成心中思索著這些人的來意,一邊叫留在家裏的仆役趕緊燒水泡茶,招待賓客。

“黃兄不必著忙。”秦邦固是個白面書生,說話時語氣有些沖,自己感覺有些不妥,又趕緊接著道:“我等還有要緊的事情要辦,說幾句話就得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