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遠慮(第2/2頁)

楊秋起身道:“這個好辦,我原本就該形象不佳才是。”

張永安和吳伯與齊齊起身,拜道:“司官大人雅量,此事我二人一定替大人辦好。”

……

陽光從琉璃所制的窗子透進來,把房間照的通明透亮,比起以前的木制紙糊的窗子,琉璃窗戶一樣能打開透氣,平時有風的話關閉起來,又比紙窗戶透亮的多。

這是張瀚新搬的辦公地點,此前的西屋是冬天所用,保暖做的很好,采光略顯不足,搬到這裏來之後,墻壁上迅速被侍從官們貼上了各地的地圖,墻壁的櫃子裏滿是各處送來的档案公文,還有一些章程典範之類的文書,便於張瀚查詢。

也有一些李莊出的典籍,包括湯若望他們翻譯過來的泰西書籍,趙士楨的兵書,茅元儀等人的火器和兵學的著作都有。

湯若望和弗雷德裏克等泰西人提議替張瀚專門燒制一些玻璃窗戶,不過他們也就是知道一些原理,還是要花費大量的銀兩試制方有可能成功。

張瀚考慮了一下,感覺此時還不是時機,現在軍司把主要的利潤目標放在銅礦上,前期投入巨大,易開采的銅礦石不會支撐太久,底下還要投入巨量的資金在礦區,另外就是墾荒的費用還有招募新兵的費用支出,再拿出銀子來開辟玻璃工場,雖然盈利可期,但前期投入巨大,要真的做這件事,張瀚頗是擔心田季堂會急的上吊去。

張瀚正在翻閱最新的文告,近來各地的情形都較為穩定,眼前這份是軍情局送過來的,楊秋匯報了兩件事,一件就是他在軍情局內部成立一個軍情文宣局,專門根據突發情況來編寫一些文告,並且通過和裕升發行的報紙,還有話本評書,皮影戲,雜戲來演出,消彌一些不好的影響。

楊秋向張瀚匯報,上次俄木布洪的事,他已經叫人編成了皮影戲在核心地區演出,估計很快會流傳開來。

另外楊秋提出對各地進行初步的輿論管控,盡量做的隱秘,但也要防止不利於和裕升還有張瀚的消息流傳。對這兩件事張瀚都饒有興趣,第二件事他有些猶豫,思索著沒有下決定。

在張瀚忙碌的時候,已經穿了一身新衣袍的俄木布洪就在一旁看著,但還是照蒙古式樣裁剪出來,他已經快十五歲,其實在大明這裏和成年男子相差也不多,最少在很多人家,這個年紀已經在準備娶媳婦,十五六歲結婚生子的,也大有人在。

在張瀚房裏,俄木布洪算是一道風景了,不高的身高,但和蒙古人一樣圓滾滾的體形,十分壯實,額頂的頭發剃光了一塊,剩下的結成了小辮,在他的腰間還有一柄寶刀,是甲仗局按張瀚的意思特意給這個小台吉打制出來的,原本侍從官們都不贊同給這個小台吉佩刀,還是張世雄等武官感覺無礙,張瀚雖然早就不練武藝,早年的底子並不差,當初起家時張瀚曾經當街殺掉一個喇虎頭目,現在更是被引為傳奇,不少地方的戲劇都在演,也有說書先生編出了評書,先把被殺的那個喇虎頭子編成身高八尺,腰圍也是八尺的豪傑壯士,然後被張瀚以高明武藝所殺,事實當然不是如此,不過最少張瀚的武藝不差,身邊又從來不少護衛,一個半樁大的娃子,還是嚇破了膽的,絕不會有敢於行刺的膽略,也沒有這個本事。

“叔父。”看到張瀚不停的忙碌,侍從們也不斷的把档案歸档,俄木布洪忍不住問道:“為什麽處理政務要這麽繁瑣?”

張瀚停住,想了想,說道:“有些事情看似做的很煩,但事實上做了之後會叫你很省事,有的事情你不做了,反而會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彌補。比如這文書之事,就是如此。”

俄木布洪似懂非懂,張瀚微微一笑,也並不多做解釋。

若這蒙古小子能懂,遲早會懂,自己將他帶在身邊,除了扭轉此前這小子可能存在的怨氣外,也就是要對此子稍加栽培,最少在自己身邊能學到一些東西,將來立此子為大汗,多少不是完全的傀儡,可以盡量幫得上忙。

歸化城是肯定要取的,板升城和各大板升地也要取回,這樣土默特部就只剩下牧場,不過有和裕升的貿易輸血,斷然也不會再窮困到需要南下打草谷的地步。

俄布木洪先是面露沉思之色,接著拱手拜道:“多謝叔父教導,您的意思是把事理清了做,可以事半功倍。”

張瀚微微一笑,他已經考慮清楚,提筆決定叫楊秋暫時試行,但一定要做的隱秘和柔和些,不要給人家李莊這邊在管控輿論,為難讀書人和鉗制清議的印象,在批復過後,張瀚指示這份文書只轉內情司的王勇知道,對侍從司和軍令司都不必轉發,直接歸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