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 小李(第2/2頁)

搶先叫好的當然是商家,大商家對銅錢的需求沒有中小商家那麽大,但一年的用量也很不少,中小商家用量不及大商家,但對銅錢的渴求比大商家要厲害的多,他們用碎銀的機率大的多,而用銅錢比碎銀一年要節省不少銀子不說,還要省很多心力,有一些店鋪,每天生意一忙,要有專人拿著夾剪剪銀子,還有專人拿著稱來稱銀,十分繁瑣,費心費力,還經常因為銀子的成色和重量與人發生爭執,一般都只能是商家忍氣吞聲,保留主顧要緊。銅錢量大了,不要說比兌原本就有賺頭,光是一年省的人工費和白銀剪夾的損耗,還有少生的閑氣,這就已經是足夠了。

一個商人由衷的道:“就盼和裕升的生意越來越好,弄到的銅也是越來越多,這樣我們都算是沾貴行的光啦。”

梁宏聞言,哈哈大笑起來。

……

“小李先生,醒醒,醒醒。”

李平之好象是在深井之中,四周完全不見任何光線和顏色,只有井口處傳來嗡嗡的聲響,吵的他心煩意亂。

“好了,知道了。”

黑漆漆的夢終於被人打碎了,李平之睜開眼,四周還是一片漆黑,他迷迷糊糊地問道:“現在是幾點了?”

“六點一刻了。”

“哦,天還這麽黑,我還以為是半夜。”

李平之在車廂裏爬起來,盤腿坐著,開始整理儀表。

這也是他在學校學習的課程之一,不管在任何時候和任何時間,如果要展現出與眾不同的東西,叫人重視和高看一眼,風度和儀表就是最先表露出來的最重要的東西。

可能有的人偏重於內在,比如田季堂的帳花子本事,那是和裕升上下都佩服的,幾大摞厚厚的帳本,田季堂眼裏過一遍就能找到不對的細漏錯處,絕不會使和裕升的賬目發生錯誤混亂。

還有孔敏行的農學水平,常進有的水利工程方面的才學,這些人都有一技之長,而且已經成名,被眾人承認,而李平之認為自己這樣的青年吏員,剛從學校出來沒有多久,如果想出人頭地,除了展露出才學能力外,儀表風度也是最為重要的一環。

在李平之整理衣服和頭發,戴上帽子的時候,車夫在外笑道:“也不算很黑了,小李先生出來就看得到,天空已經發白了。”

“唔。”

李平之很厭惡“小李先生”這個稱呼,不過他並不會因此發火,他認為發火是無用之輩的行為,只會叫自己成為別人口中的笑話。

等李平之從車上走下來時,果然發覺天空已經朦朧發亮,並且明顯的雲色有一抹紅色,顯示出太陽正在從地平線往上,最多再過一刻鐘左右的功夫,太陽顯露出來,天空就會大亮了。

三月底的天氣,正是好時候,就算是清晨時也不怎麽冷,只是李平之從溫暖的車廂裏剛出來,還是禁不住打了個冷戰。

他努力站直身體,不叫人看出來他的異樣,這是一個十九歲的青年人的身體,還完全能控制的住,從身高,儀表,衣著,氣質來說,這都是一個叫人感覺朝氣蓬勃又十分穩重,眼神中又透著精明的年輕人的形象。

李平之就是在上次銅礦高爐出事後,努力鼓動礦工加班,並且行事頗有章法的軍令司吏員,今日他是奉命押送銅錠前往李莊,這一次是十余輛大車一起起行,李平之奉命押送。

馬車極大,車廂內部幾乎只有少許的容身之處,墊著稻草叫押運的人將就著休息,這種車是最大型的貨運車,前輪略小,車廂前是車夫架車的地方,坐處很高,後輪比前輪大出一倍有余,與中式馬車不同的除了是四輪大車外,就是前方加了轉彎用的軸承,並且在車架下有鐵制的減震設施,馬車的技術革新已經在現有條件下做到極至,在現有的技術條件下已經很難再有什麽進步。

不過就是這樣也足夠了,這馬車除了在山地等特別崎嶇地方不宜行進,需要特別修護養路以備奔馳外,其余地方,只要能容納馬車經過的土路就能行走,在草原上行車也十分容易,最少沒有什麽特別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