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公司(第2/2頁)

“是這樣的話。”馬超人和張彥宏,蔣大臨等人也站起來,其余各地的商會理事們也多半站起來,各人都道:“我等在地方上也算是有名望,近來貨走的不多,眾人也並沒有說什麽,偶爾有說怪話的,也是被我們責備。若是貨品質量不好,我們也應該學和裕升,建立好制度,仔細檢查,絕不能再出這樣的事情。”

馬超人說話時,眼睛一直看向張瀚,他心中也有些怨氣,但是直覺這件事並不這麽簡單,因為這幾年的相處,馬超人對張瀚有一些了解,如果真的只是解散商會,剛剛張瀚就不會說那些話,更加不必把眾人召集到草原上來。

“馬東主說的很好。”張瀚果然臉上露出笑容來,他接話道:“凡事只要有規矩就不怕,就怕不守規矩。商會畢竟是一個松散的聯盟,規矩是有了,但如果不守規矩,怎麽罰,誰來罰,這就有些難辦。現在我的想法是,北邊這裏,我們和裕升將會有更大的基業,將士們打下來的,憑白算商會一份,這不大合理,而且商會在草原上就不太合用了,其中道理,我想大家也明白。”

馬超人輕輕點頭,連李大用也是了然於心的樣子。

商會在內鎮有用是因為大家都是各地的地頭蛇,張瀚出讓一些利益,大家幫著和裕升做事,拿些花紅,這是彼此互利,而和裕升打下草原之地,這裏的地頭蛇就是北虜,只有少數的漢商已經成立了青城商會,用處也並不大,只是張瀚給草原漢商的扶助,不使他們離心離德而已。

青城漢商卻並沒有幾個代表,而且他們的態度平和,並沒有如內地商會中人那般激憤的樣子。

張瀚又道:“草原未來要大興屯墾,數年之內,最少要開出百萬畝以上的土地,除了少數糧田外,大半的土地用來種棉花,李莊那裏,多設紡機,織布販賣,我北方人其實需要棉花布匹比南方人更甚,然而種棉紡布卻是江南最盛,這沒有道理。現在南北渠已經開通,憑水力就可帶動大量織機,連同草原上開礦,種植,放牧,修築軍台,我們需要大量的人手工人,這已經不是現在商會分別做事可以操辦得下來的事情了。這是極大的事業,也是恢復漢唐光采的必經之路,有錢,方可養兵,有兵,方可再打下更大的地盤。以我們現在的想法,便是廢棄商會,成立公司!”

張瀚的話說的很快,而且斬釘截鐵,令人感受到他話語中的決心,也令人無可懷疑他的決斷。

李大用感覺有些頭暈,他對張瀚話語中的決心是感受到了,不過他並沒有完全理解張瀚的用意,再看馬化先等人,也是一樣的表情。

馬超人的反應最快,他搶先發聲道:“子曰:公者,數人之財,司者,轉運之意。莊子又雲:積弊而為高,合小而為大,合並而為公之道,是謂公司。請問大人,這公司,是不是這個用意?而此前我們有商會,商行,這公司與二者有何不同?”

張瀚用贊賞的眼光看了一眼馬超人,他將商行和商會一律轉為公司,當然是要進行規模化的公司運作,這個年頭,西方之所以有了文藝復興,一切都走在全球所有文明的前頭,並且有大航海時代和早期工業化,封建領主之間的竟爭和小國林立的商業興盛,最終從各種行會轉為大規模的公司,商業化使銀行業蓬勃發展,投資進入科研領域,然後轉化為工業和軍事力量,最終又因海外掠奪回饋到本土,形成了一個絕佳的良性循環,現在中國已經被歐洲甩在身後了,只有奮起直追而不可故步自封,現在英國不知道有沒有東印度公司,沒有也很快會成立,而荷蘭的東印度公司儼然是東南亞的霸主,不停的為本土輸送利益,也造就大群的超級富豪。

荷東東印度公司能做到的事,張瀚當然能做到,而且肯定比他們要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