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訪客

“大人,”王發祥匆匆進屋,對張瀚道:“內閣那邊正式明發諭旨了,東閣大學士兼兵部尚書孫承宗為新任遼東經略,皇帝賜尚方寶劍,銀牌,銀幣,蟒服等物,諭孫承宗不必返京,直接就在遼西上任。王在晉轉任南京兵部尚書,已經離開了山海關,也沒有來京陛辭謝恩,乘船直接往南京去了。”

張瀚揉揉眼眉,笑道:“王在晉來謝什麽恩,他不跳腳罵娘就不錯了。”

王在晉這一次是被孫承宗從頭羞辱到腳,這股怨氣極大,哪怕同屬東林一脈也消解不了,崇禎年間,孫承宗在遼鎮的軍務多有失誤,特別是馬世龍和魯之甲的那場耀州慘敗,更是被王在晉猛攻,估計一直到死,王在晉也沒有原諒孫承宗。

“總督王象乾和巡撫閻鳴泰都還在位。”王發祥道:“不過根據成方那邊的情報,孫承宗對此二人亦有不滿,王象乾與王在晉一樣,都主張放棄關外之地,閻鳴泰則無真材實學,又是三黨之人,近來有投靠魏忠賢的跡象,孫承宗怎會容他?再者,閻鳴泰在上次會推中被推為遼東經略,孫閣部現在為經略,他為巡撫,內心怎會服氣,朝廷就算為了這個,也會把閻鳴泰先調走的。”

“不錯,分析的很好。”張瀚贊道。

這已經是張瀚來京師的第三天晚上。

宮中並沒有傳來天啟要見張瀚的消息。只是魏忠賢派了太監來,說是已經奏明皇帝,不過近來宮中事情特別的多,有幾樁需要皇帝親身參加的大型禮儀活動叫皇帝脫不開身,就算能脫開身,前頭還有幾個要上任的總督和巡撫等著陛見,兩個新任的侍郎也在引見範圍之內,還有十幾個京卿,十幾個京營和外任的參將以上的武官,這些文武官員只有少數人夠資格單獨引見,多半都是按批次被帶到宮中與皇帝見面,一般是寥寥數語,囑托其安心任職,臣子叩辭,只有少數的大員會被問到具體的施政方略,有一些總督會把自己的想法寫成夾片,由皇帝先行閱看,然後在見面時當面陳說……這些人和事哪一樁也比張瀚重要,張瀚也只能安心等待。

夏希平道:“底下遼東最要緊的事就是十三山,成方他們現在怎樣?”

王發祥道:“十三山暫且不會被攻破,糧食還夠,山民十分剽悍,難民中有不少參加過團練,也有簡陋的兵器,楊二和成方等人的部下都有咱們和裕升出的兵器,十分精良,建虜想從正面攻上山去,代價太大,他們不會這麽做。”

張瀚道:“關鍵還是看孫閣部援助十三山的決心大不大。”

王發祥道:“目前的消息就是孫閣部命祖大壽派遣一支兵馬向十三山出發,看看能不能突破包圍,對山裏加以援助,不過所派兵馬並不多,只有兩千步騎,這一點兵馬怎夠?”

夏希平思索著道:“看來還是朝廷新敗之余,就算孫閣部也沒有信心再和建虜野戰,現在他們最想做的就是修築寧遠城防,然後寧遠,覺華,山海關互為犄角,中間再修築軍堡墩台,我聽說還打算修一條二百余裏的邊墻,這樣徹底把遼西和遼中遼東遼南故地隔開……鼠目寸光!”

夏希平語氣尖銳的總結道:“都說孫閣部是罕有的邊才,我看他也不比王在晉強到哪去,王在晉修新城與舊城加山中營寨配合,這樣的防禦足夠使建虜不能入關,孫閣部修寧遠再修無數軍台堡壘,再加上練兵,一年所費數百萬,這樣拖疲朝廷財力,一旦有什麽變故,必定捉襟見肘,甚至會陷入無米下鍋的窘境,一旦生變,朝廷無財則無兵,或是再現藩鎮,此誠是亡國之危。”

夏希平對孫承宗的批評自然是有一些過份,連王發祥也是一臉的不以為然。最少王發祥居住在京師,自孫承宗上任之後,京師人心就安定了很多,他覺得夏希平對這些不很了解,有些過於求全責備。

王發祥有些不服的道:“依希平所見,就修山海關就行?”

“還有薊鎮啊。”夏希平道:“地圖上看很明顯,失廣寧後,建虜現在的目標就是統合蒙古各部,往下去的幾年,大明邊境不會有太大威脅,建虜不瘋,知道現在入關討不到好處,也占不住腳……他那幾萬人,搶下遼東已經是快撐死了,就算山海關叫他打下來,一路過來,永平遵化三屯營,再到昌平居庸關古北口,再到保定,想占京師這四周的要害不打下來怎麽攻?不一路設兵防守,他後勤怎麽保障,靠一兩萬戰兵攻克京城只有一種情況,那便是城中人心盡散,主動開城投降,不然的話京師這樣的雄城憑這一點兵力能打下來?現在要緊的就是充實薊鎮,不能叫他們聯合蒙古,如果努兒哈赤下一步把蒙古人捆綁在一起,再多募漢軍充實其部曲,十年之後他們從兩萬戰兵到十幾萬兵,蒙古盡為其所有,那時大明才真正有亡國之危。現在就害怕山海關失守,想著在寧遠一帶再修邊墻,這不是鼠目寸光是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