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招來(第2/2頁)

這等事,簡直是雞毛鴨血,亂七八糟,魏忠賢不打算涉身其中,他近來在落子布局,擴大自己在外朝的勢力範圍,與東林黨的決戰還沒到時候,否則倒是出招的好時機。

天啟一時難以決斷,司禮監和內閣當然也是一樣沒有看法,孫承宗的這本奏疏並沒有票擬也未貼紅,當然是留著給天啟親自決斷。

再下一本,便是張瀚的自辯奏疏。

天啟對張瀚的印象原本不壞,一個小小武官能叫皇帝留下印象原本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更何況皇帝對張瀚的感覺還算不錯。

在天啟心中,張瀚應該是一個頗具進取心的世家子弟,為商成功,也能治軍,是那種精明強幹,精力充沛,雄心勃勃的年輕人。

王心一的彈劾,叫天啟感覺震驚,如果是真的,張瀚就是梟雄般的人物,這等人當然留不得。

張瀚的自辯,天啟當然極有興趣,當即就展開閱讀。

魏忠賢見狀悄悄轉身,到暖閣的門口吩咐人上一碗銀耳蓮子湯,再上一點細巧宮點。

皇帝對吃食上沒有特別的講究,不象幾年前萬歷皇爺在時,宮中的大太監輪流包辦皇帝的飲食,務求精巧,今上最愛吃的就是大雜燴,就是一些蝦,燕菜,灼蛤燴在一處,皇帝吃起來便是贊不絕口。

“大伴,”天啟擡頭叫道:“張瀚自請入京申辯。”

皇帝臉上有一些迷茫之色,張瀚的辯解方法是來自鄭國昌和麻承恩的建議,並沒有逐條反駁,有一些事駁也駁不了,張瀚坦承團練和商會之事,也承認自己掌握了靈丘礦山的開采,但他堅決反駁了對自己魚肉鄉裏和兼並田畝的指控,天成衛和鎮虜衛一帶的中小軍官和士紳生員的田畝他都沒有動過,這一條很易駁,張瀚請求朝廷派員徹查,另外便是他在地方是否有不法情事,也請皇帝派員徹查,至於團練之事,當然是為了備邊防虜,張瀚語氣十分老實誠懇,坦言自己掌握了一定的武力,此時他便是從自己的家世出發,鳳磐公之後,百年之下世代效忠大明,雖不是世代將門,論起忠誠來絕不比那些將門差,各地的將門均可掌握一定實力的私丁,為何官紳世家便不可以?

天啟道:“團練一事,看來最為犯忌,不過張瀚所言似乎也並非完全沒有道理。備邊防虜,邊軍崩壞,地方守備不嚴,他這等行商之人最忌邊境不穩,馬市關閉後北虜又開始騷動,是以張瀚自出家資備辦團練,還北上築堡防邊,此事亦是朝廷允的……”

魏忠賢說道:“見行方見心,張瀚以忠心來說,朝廷又無法查察,還是得從其行跡來說,朝廷一定要查出他是否有諸多不法情事,地方是否受其壓迫,官員是否受其挾制,前巡撫韓畦是否為其刺殺,查清這些,其余諸事就很清楚了。”

天啟頷首道:“大伴所言很對,查,當然是要徹查。張瀚這折司禮先批下去,朝廷要派員查,他在家待著,查清楚後再說。”

魏忠賢心裏也有些佩服,皇帝的心機手腕越發純熟了。

張瀚的事,若是實跡,自請入京可能是試探,同意他來,張瀚反不來了,甚至可能直接扯旗造反,這對朝廷的大局自然不利。

若是查明是實,朝廷或逮拿,或布局用兵,總是能將禍患災害減到最輕程度。

若是查明是王心一虛奏,則張瀚無事,或是放在大同不動,或是召來京師見一見,也是一道詔旨的事情,不必在此時急著叫此人進京。

以和裕升在京師的消息渠道的能量,孫承宗自請巡視宣大之事的奏折抄稿,到大內後隔了兩日就到了張瀚的案頭。

“這老孫頭……”

張瀚無奈的苦笑搖頭,他沒想到,這一次居然把這孫承宗給招了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