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一線(第2/2頁)

從林地一直往南,北虜丟下來十來具屍體,可能這股北虜也是他們中的精銳,但面對溫忠發等人,他們的戰鬥力明顯要弱上一籌,剛剛的激烈交戰,他們只傷了一人的性命,自己卻丟下了十來具屍首……

張瀚道:“你們誰帶了輜兵鏟?”

有幾人應了聲,張瀚道:“挖個坑,做個記號,把這弟兄先掩埋了,等日後再來撿骨。”

溫忠發想說話,不過囁嚅了一下,還是沒有說出來。

幾人立刻動手,泥土和草木紛飛,很快挖了一個深坑,將戰死的王利國埋在坑裏。

待合上土後,張瀚敬了個軍禮,旁人也紛紛敬禮。

張瀚沉思著道:“剛剛我以為自己必定性命不保,不過那一刻我倒沒想到和裕升的事業,只是想到老娘和家裏妻子,還有未誕生的孩兒,利國兄弟不知道會想什麽,不過我在這裏發誓,定會善待他的遺族。”

禿頭等人都沒有說話,眼中卻滿是感激之色。

有張瀚這樣的首領人物,確實能叫下頭的人無比忠心。

張瀚並不是要買好,所有人都明白他是在生死之間走了一遭,對和裕升的東主來說,這是完全新鮮的經驗,哪怕是張瀚剿過匪,在深山裏捱過一冬,但並沒有這種生死只在一線之間的經歷。

溫忠發道:“大人,什麽叫天命所在,你這就是天命!”

禿頭等人都是點頭,看向張瀚的眼神又是有所不同。當時的人很難不迷信,以張瀚的身份地位,遭遇這樣的險境後平安無事,北虜明顯是認出了他,拼命來殺,結果張瀚有驚無險,這可能真的是天命所寄。

“天命?”張瀚也是有些疑惑,半晌過後,他才道:“或許吧,不過相比天命大義什麽的,我更寧願各位兄弟能隨我一起成功,大家日後共享富貴。”

張瀚沒有再說下去,幾個騎兵牽來蒙古人的馬匹,各人都是翻身上馬,原本的馬匹由幾人牽引隨行,第九台就在前方不遠處了。

……

在王心一上奏之前,範永鬥就是和張永安一起,持著王心一發下的牌票,帶著差役前去寧武抓捕李明達。

寧武是太原鎮的鎮城,太原鎮城原本在偏關,萬歷年間遷到寧武,城中有兵備道和一些駐守的文官,城中並無親藩,最大的實權官員肯定是太原鎮總兵張全昌。

範永鬥等人一路攢行,除了打尖吃飯和叫馬匹休息外就不敢耽擱,範永鬥雖是說李明達定會合作,但由於上奏時已經將李明達提在奏稿之內,所以王心一為了穩妥起見,特意派了張永安和範永鬥一起前來,還帶著牌票和差役,萬一事有不對,可以用強將李明達綁到大同,到了大同,也就不怕他不合作。

“城中軍兵人數不多。”張永安數年前曾來過此城,對範永鬥道:“相對之下,商人行旅之人好象增加了不少,城中的商行也明顯增多了。”

範永鬥沉默了一會兒,終是道:“聽說太原鎮也是調兵北上,配合張瀚在草原的動作,是以城中駐軍減少了不少。另外,這幾年得益於和裕升的發展,寧武,偏關,這幾個城池也是商貿發達,商行的數量增加了不少。”

張永安聞言嘆道:“不怕範東主不樂意聽,這張瀚搞的和裕升,有助於商貿物流不說,商人們行商在外的安全也增加了不少,加上他們的分店四處均是,死於道途的商人已經少多了,這也是有益民生的大好事,也怪不得此人在各處都有極好的名聲。”

眾人進城後牽馬而行,感覺到行商很多,到處都是商行的招牌幌子,商貿確實較為發達,寧武這樣的城市幾乎是純粹的軍政城鎮,和太原還有大同有所不同,數年前張永安曾來過此城,商行和行商都很少,城中以駐軍和少量的居民為主,是一個典型的邊塞防禦城池。

幾年之後來此一觀,卻是全然不同的景像,也怪不得張永安會有此感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