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穿插(第2/2頁)

“你來說說,先說東處十裏處,那裏是英俄齊布台吉,他有二百多甲兵,三千多牧民,算是一個有實力的台吉,我們多次派騎兵出擊最早遭遇也是他的部下,他的牧場是板升城往東北方向,東西三十余裏,南北七十余裏,地盤也並不小。”

一個蒙古台吉的牧場也是有大有小,視實力而定,李貴說的這個應該是中等實力的台吉,其牧場大小也與內地一縣差不多了。

馬武思索道:“在這裏就感覺有些不同,比起往常這裏的騎兵數量感覺變少。”

“是多少?”李貴有些不滿的道:“上次接觸交戰,北虜敵騎第一反應出動多少,其後有多少騎兵搜索追擊,反應時間,人數,你都沒記嗎?”

馬武微窘,半晌後才說道:“人數大約少了三成左右,我往各軍台墩堡時,受到的追擊次數也減了很多。”

還是語焉不詳,李貴剛想再說,張世雄在一邊道:“不必苛責,馬武他又不是軍情局或是外勤局的人,他在我們的墩堡軍台之間穿插,主要任務也只是觀察敵人動向,大致了解敵情,詳細的情報,我想孫先生和王千總還有幾個把總處都會有。”

王長福雖然還沒有被正式任命為千總,不過底下的軍官私下已經以千總稱呼他和梁興二人,不管怎樣,這兩人是軍中資歷最老的兩位,如果把他們二人和普通的司把總混為一談,就算是李從業等人也會有些不安。

至於趙世文的輜兵營官的職位,似乎比千總還風光,不過有興趣去爭這個位子的高級武官肯定不多。

李貴又盤問了馬武半天,一個點一個點的排查,對面的北虜可能想象不到,這裏的軍堡中不僅知道他們的台吉姓名,連大致的甲兵人數,牧民人數,牧場大小幾乎都摸查的很清楚……這當然也得益於和裕升這幾年在草原上的活動,想查清楚實在太容易了……一個台吉的牧場有多少丁口,牧群大小,牧場大小,和裕升的車隊只要走上兩回就摸的清清楚楚,現在雖然是戰時,北虜多半脫離了牧場,不過在一次次的火力偵察之後,只要弄清是哪個台吉領兵,其麾下實力和其能控制的區域大小大致也就摸清楚了。

半晌過後,李貴一臉凝重的道:“確實出現了變化,我們這裏從西以東,共有二十余個軍台墩堡,沿途一百九十余裏,至大黑河堡,這片區域有一萬多牧民和三千左右的甲兵控制,大約是十幾個台吉率領,看馬武這次的穿插,北虜人數最少減少了三成。大黑河堡那邊不知道是什麽情況,這還需要與他們溝通。”

西路這裏,小黑河堡到大黑河堡,因為駐軍人數足夠,軍台軍堡中都駐有大量戰兵,配合輜兵人數充足,所以這裏不僅在固守,而且還能經常性的主動出擊,軍台堡壘中的步兵用火器進行火力輸出掩護,騎兵則在廣袤的地區不停的穿插偵察,胸甲騎兵防護力高,燧發騎槍穩壓蒙古人的騎弓,小規模的遭遇戰打的北虜們擡不起頭,大占便宜,只有在幾倍或十幾倍的優勢敵人壓過來時,才會依靠軍台墩堡轉移,或是躲入其中暫避,這種騎兵穿插已經把蒙古人的包圍網穿成篩子一般了。

“世雄,你怎看?”

張世雄的職位和威望都是青年軍官中的翹楚,只在李貴之下,不過李貴的參謀官職位偏文職,論起在中下層軍官和士兵中的實際威望,肯定遠不如張世雄。

“北虜有異動是肯定的。”張世雄道:“現在就是要鬧清楚,到底是故作空虛引誘我軍,還是確有變化。”

“要抓舌頭。”李貴對馬武道:“而且還不能是牧民或普通甲兵,最少是其部落中的領兵人物才可。”

張世雄又道:“最好是抓個小台吉……要不然也得抓個百夫長,千夫長什麽的。”

馬武苦著臉道:“各位也太看的起我這一個旗隊長了吧?”

“出動一百到二百人也差不多了。”張世雄道:“我們再去找兩個騎兵旗隊就行。”

李貴道:“總不能擅自出兵,要軍令的。”

張世雄道:“旗隊規模的哨探可以由各駐堡官自行決定,事後上報給參謀和軍情部門分析情報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