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何時(第2/2頁)

這些話,當然也是難得的酒後胡言,只是胡言之中見真性,最少在張瀚一意栽培出來的這些二十左右的軍官團之中,馬武的話其實已經是一種主流的見解了。

青年人原本就是桀驁不馴,很難馴服,何況這些青年又是尚武的軍人。而大明的政治氣氛總體來說又很寬松,這些軍官關起門來在軍營裏說話,避忌之處就更少了,連李貴這種性格較為中庸平和的軍官,也是經常聽到這些話,灌了滿滿一耳朵。

“總之,”張世雄道:“咱們大人的這一份基業,不論私產還是眼前這一塊,絕不能落到外人手裏頭,首先就要保大人的安全,然後就是杜絕旁人的野心,這一份責任,旁人擔不起來,咱們這些受恩深重的可不能往後縮!”

“何消說得?”馬武道:“一切唯世雄大哥馬首是瞻。”

旁人紛紛點頭,張世雄道:“我哪有這個資格?我就是個倡議的,各人一起商量事情,大家都是平等的。”

李貴微微點頭,張世雄剛剛給他的觀感不是很好,感覺野心勃勃,有點亂中生事的感覺。現在看來,倒真的是一腔熱血,滿腹忠心。

既然如此想,李貴便插話道:“大夥兒心都是好的,不過現在萬萬不能有異動,一旦內部生亂,那就給了北虜可乘之機……”

這話當然不是很合眾人的心思,但連張世雄在內,所有人都點了點頭。

……

消息傳到興和堡時,李慎明和梁興,楊泗孫還有朵兒等人正好召開軍議,所以人聚的很齊,各人接到消息後,朵兒第一個道:“何時能出兵?”

李慎明和梁興對視一眼,兩人的眼神中當然都是滿是焦急之色,梁興輕輕搖頭,說道:“敵情不明,光知道集寧堡被圍,北虜多少兵馬,甲兵,牧民,多少,後勤能力如何,主力在何處,何人統兵,這一些情況還不知道,貿然決定出兵,只會有不好的結果,所以我的意思,暫時不出兵,等進一步的消息,另外就是和小黑河大黑河那邊溝通,看看孫先生是怎麽說。”

楊泗孫沉思了一會,說道:“大人在被困之前在集寧堡發過軍令出來,由孫先生和李先生二人勾當草原上一切軍政大事,凡有決斷,都由二位先生來商量決定,今日出兵於否,還是看孫、李二位先生的決定。”

李慎明微微點頭,興和堡這裏多半是成熟的將領,也多是梁興一系的人,自己制衡起來還算容易,梁興成熟穩重,不會沖動,倒是孫敬亭那邊,將領和軍官多有夜不收出身,就怕有邊軍積習,孫敬亭一旦鎮不住場面,那局面可能會因此而大壞。

這種擔憂,李慎明並沒有說,只是附合了梁興一句,令他立刻多派偵騎塘馬,前往集寧堡一帶打探消息,同時派出塘馬與孫敬亭那邊聯絡。

至於李莊那邊,李慎明和孫敬亭一樣保持了相當的默契……這種時候就沒必要知會李莊和新平堡那邊,徒生混亂罷了。

“近來商道維持的還好……”既然暫不出兵,各人雖是心煩意亂,還是要繼續議程。

朵兒負責的是商道的事,他皺眉道:“北虜主力都在西邊,往東去內喀爾喀諸部與我們交好,科爾沁各部與東虜結盟,自然會出力,東路並無問題,天氣和暖已經立夏,各處的糧荒已經緩解很多,東虜也不是很缺糧,現在他們的購買量減少,所買的糧食已經不是主要貨物,主要的反而是布匹,雜貨,蔬菜一類,咱們的車隊已經削減了很多,好在布匹利大,仍然有不少的利潤。近來,叫人覺得怪異的反而是宣府鎮的動向。”

李慎明動容道:“宣府鎮外有北虜異常活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