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教士(第2/2頁)

孔妻含笑道:“妾身知道了,惟有盼夫君早日得償所願。”

“所願?”孔敏行反而沉默下來,半晌過後他才道:“老實說,我的所願並不是眼下這事啊……”

孔妻也是沉默,夫妻之間當然是瞞不住心事的,她呐呐道:“妾身其實也願夫君能開心些,只是……”

“我知道。”孔敏行道:“老師那一關過不去。”

孔敏行和張瀚還有李慎明等人都在通信,當然李慎明近來沒法給他寫信,張瀚是隔幾日就會有封信過來,孔敏行知道和裕升已經在邊墻北部築堡,如果能夠擊退北虜,等若搶下大量的良田,草原上的土地如何耕作,養肥,配合何種作物,這對李莊的農學體系都是一個嚴重的挑戰。

張瀚也透露,因為農業在未來數年的發展中至關重要,李東學沒有精力兼顧軍政和農學上的事,日後會成立一個農政司,主要就是管理李莊為核心的大片農田和水利等諸多工程事項,草原上當然更是重中之重。

這個農政司,在張瀚的話語裏當然是虛席以待,不過張瀚沒有明說,對一個可能的新晉進士來說這種邀請是一種羞辱,就算是舉人也是屈就,畢竟舉人和舉人也是不同,河南內地鄉裏的老舉人,和孔敏行這個師出名門的青年舉人,地位上也是大有不同,完全不是一個档次。

“罷了,我去了。”

門口已經有個老仆提著燈籠在等著,頭頂還有一彎殘月,啟明星正是最亮的時候,孔敏行一腳踏出,往著貢院趕路。

一路上偶見有提燈趕路的,多半都是往貢院方向的舉人,大家此時都沒有什麽心思交談,會試就算得中率很高也是十幾二十選一,誰知道自己的前途會是怎樣?這個時候,大約也沒有什麽人有“吃夢”的心情了。

當會試完畢,放榜之前,人們的精神全部放松,那時候人人都放浪形骸,最古板的人也會和同年們一起追歡買笑,放縱一番,等放榜之後,幾家歡喜幾家愁,那時又是另外一番情形。

越是接近禮部貢院,提著燈籠的人群就越發密集,孔敏行在舉人中也算是名人,不少舉人跑過來和他打招呼,孔敏行一一微笑回應,不過各人的腳步都是沒有停,幾千舉人,排隊入場也是要時間的,越早入場就可以越早的調整好狀態,雖然殿試才真正計名次,不過會試的名次也很重要,算是很關鍵的印象分。

貢院門前已經清了場,只有舉人和仆從能靠近,大量的京營兵舉著火把在四周戒備,這是嚴防宵小之輩生事搗亂,人們也看到一些錦袍漢子在四周徘徊,眼神不時盯向這邊,有見識的人知道這些人不是錦衣衛便是東廠的番役,他們會將貢院這裏的情形直接報上,可能晚間就在皇帝的案頭。

到此時人們都有些緊張,這不同於院試和鄉試,這是國家最高層次的掄才大典!

“開龍門了。”

有人叫喊著,貢院的大門緩緩打開,這就是俗稱的開龍門,正門每三年才開一次,只有在會試之時才會打開。

主考官和考官們此時應該已經祭過孔聖,做過一些事前的準備工作,龍門大開之後,舉人們開始入場。

“搜撿了。”

“還好只是拍拍身上,不必再受一次折辱……”

入門時有順天府的差役和京營兵配合著一起撿視舉人們攜帶的物品,也會搜查身上有無夾帶,有考官在門前監視,所有人都不敢有一點馬虎。

好在這是會試,考中的機率大,而且中了舉的人身份已經不同,不比秀才考舉人時不少人會亡命一搏,因為秀才和舉人的差距太大,舉人雖然不是官身,但也可以大挑為官,在地方上是縉紳,與秀才的格局完全不同,舉人考進士,不值得太過冒險。

如果是鄉試搜撿,秀才們甚至要脫衣檢查,差役們平時不敢冒犯諸生老爺,在檢查時卻是可以百般羞辱,生員考舉人時,視搜檢為奇恥大辱,然而這是嚴規,根本無人可以幸免。

還是有人被搜撿出了違禁物品,被考官嚴加斥責,下令離開,這一科的考試資格被取消了。

如果是情形嚴重的話,還會被限制好幾科的考試,甚至是革除功名,下獄治罪。

國家掄才大典,任何人也不敢徇私,當年張居正的兒子考中進士,被人指責是有黑幕,張居正百般解釋也是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