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點醒(第2/2頁)

“好吧。”鄭國昌很輕松的把銀票放下,一旁的妾侍看的兩眼發光,兩千銀子,就這麽輕輕巧巧的放在桌上。

“小侄打算請樺門各堡的守備領頭,新平堡參將跟上,上疏奏給朝廷知道,北虜因套寇和素囊布囊犯邊一事,這半年來頗不消停,經常在邊墻內外窺探,為了保險起見,要在新平堡和邊墻外修一些火路墩和軍台……接下來就是小侄請人代奏,因新平堡關系和裕升的安危,小侄的商行自願報效,願意代替軍司到邊墻外修築軍台。”

“這事?”

鄭國昌沉吟片刻,笑道:“恐怕不是這般簡單。”

張瀚道:“這當然逃不過二叔洞見……就是草原上現在找麻煩的越來越多,整個大局已經有了變化,要想站穩腳根,就非得在草原上擁有足夠的實力……韃子不懂仁義,也不講信義,他們信的就是刀和劍。”

“這般說的話,我明白了。”鄭國昌頷首道:“你但放手施為,我這裏定然支持。你是去找北虜的麻煩,說實話以你的本事也不會引的北虜大舉寇邊,既然如此,就算於公來說亦當支持,朝廷也會樂見其成。”

“這裏有點麻煩。”張瀚笑著將王心一還有汪文言之事說了,解釋道:“汪文言派王心一來,必定是找小侄的麻煩,這事我估計二叔一出奏,王心一必然反對,他不會學韓畦,弄那些不上台面的事來鬧笑話,但這件事,他是必定會掣肘的。”

“大同這裏不怕他,”鄭國昌道:“我與你在這裏經營多年,他孤掌難鳴,甚至現在就同他明說亦不怕。但東林黨實在勢力龐大,朝中有人作祟的話,此事就為難了。”

張瀚不語,鄭國昌沉吟半晌,突然道:“我想起件事來。”

張瀚含笑道:“二叔請說。”

“今上素喜在後宮做些手工,我聽說他對和裕升的馬車很有興趣,但一直弄不清楚一個結構,所以仿制的模型並不成功……”

“啊?”張瀚驚了一聲,失笑道:“居然有這樣的事!”

鄭國昌不知道他的意思,也是笑著搖頭道:“今上的愛好,十分奇特!”

鄭國昌言下有些遺憾,本朝的皇帝還是頭一回出來一個愛做手工活的,想想也真是奇特。因為趙宋佶宗父子的關系,士大夫對皇帝有私人愛好持保留態度,本朝的皇帝宣宗和武宗皇帝的字很不錯,憲宗皇帝畫的一筆好畫,萬歷皇帝被人譏諷“酒色財氣”,不過不管怎樣,先帝們到底還是有幾根雅骨的,今上倒是好,直接成了一個木匠皇帝。

張瀚也是有些想笑……他剛剛驚呼出聲,主要是氣自己居然把這事給疏忽了!

天啟的手工愛好很強烈,後世有天啟皇帝留傳下來的一些作品,打造的十分精巧,張瀚倒沒有象鄭國昌那樣不以為然,反正就是愛好,難道畫畫就比做木工活更適合?

“二叔的意思是,”張瀚沉吟著道:“我給宮中進獻馬車?”

“這,你自己看著辦嘍。”

鄭國昌對大內之事也不大了解,不便替張瀚拿主意。

“是!”張瀚一笑點頭,說道:“我自己斟酌吧。”

……

王心一等了小半個時辰才看到鄭國昌和張瀚出來,他一肚皮的火氣,臉上還是一副風輕雲淡的模樣。

“王大人,實在怠慢了。”

一見巡撫大人出來,一窩子官員都湧了上來,各人都是拿著大紅拜帖,中間夾著禮單。

鄭國昌當然不能用手接,臉上滿是笑容,手伸著叫各人坐下,鄭府的那個老管家上前來,將各人的拜帖和禮單都收了。

“不敢,鄭大人府中這般繁忙,是下官來的冒昧。”

“天理尚不外乎人情,新年正旦,吾輩彼此往來走動,亦是和衷共濟。我聽說,京師之中風氣也差不多?”

“嗯……是相差不多,近來風氣多是如此。”

鄭國昌當然先向王心一說話,兩人官職品階相差的多,但權勢上巡按並不差太多,王心一在科場上二甲十一名,鄭國昌是二十七名,科名是王心一強,不過鄭國昌強在比王心一早兩科,算是老前輩,王心一又是東林黨,鄭國昌只是衰敗的晉黨,兩人算是針尖麥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