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大艦(第2/2頁)

荷蘭人上一次窺探台灣還是萬歷年間的事,但近年來隨著東印度公司實力的膨脹,他們對在中國近海找一個落腳點的興趣又濃厚了起來。

近來已經有很多東印度公司的人頻繁在台南出沒,上次蔣奎見著的那個荷蘭人便是前鋒人物,在台灣殺害了大量漢人和土著居民。荷蘭人也對澳門大有興趣,多次窺探,有識之士已經看得出來,這幾年內,荷蘭和葡萄牙人必有一戰,而荷蘭對殖民台南,也是勢在必行之事。

李國助隱隱明白張瀚的意思,張瀚做事的風格是大開大闔,經營台灣就是當成基業,現在台灣是無主之地,只有顏思齊和李家在經營,台南的土著人村落很多,他們結社自保,實力也不可輕侮。

除此之外,沒有官府,也不是國家,算是真正的無主之地,張瀚要這地盤就是要經營成十分牢固的後方,如果擔心受怕,那就沒有意義去經營了。

若是要賺錢,張瀚買十艘八艘船,有李家在也不怕人搶,一年百十萬的銀子就賺到手了,何必多事?

“我的宗旨就是拿銀子砸。”張瀚語氣輕松的道:“先多收木材,然後找能造船的人才,紅毛夷的船大炮多,為什麽我不能造這樣的船?我知道李家打敗過紅夷,但那是以人多對人少,船多對船少,用火船沖角的打法擊敗了他們,我的想法就是用同樣的堅船利炮來打他們的戰艦,這樣反而省時省力。”

張瀚說到此,看著鄭芝龍道:“一官會助我嗎?我聽說你精通多種夷語,這種事想來是能幫的上手了。”

鄭芝龍只覺得心裏有些慌亂,也有些堵。

從來不曾有哪個大海商敢說這樣的話,簡直是狂放之至,但細細想來,眼前張瀚的話又都是在道理之上,沒有什麽錯處,只是鄭芝龍感覺就是太想當然,眼前這位把世事想的太過於簡單了。

不過如此眼前這人真的這般自負,也可能是自己的機會?

鄭芝龍咽口唾沫,笑著道:“荷蘭人的東印度公司,商船有好幾百艘,都是夾板船,小則百余噸,大則二三百噸,一般都裝有十幾二十門火炮,如果是側重戰艦的裝炮就更多。不過主力艦就是十三艘純粹的戰艦,也少量帶裝貨物,主要還是放著士兵和火炮,用來震懾海盜和南洋地面上的各方勢力。”

張瀚道:“最大的戰艦是多大?”

鄭芝龍道:“是巴達維亞號,六百五十噸,桅杆高五十五米,長五十六米,寬十米,吃水五點一米,船上有士兵三百余人,有半蛇火炮二十四門,炮子重二十余斤,可打十余裏遠……”

“十余裏遠?”常威在一邊笑道:“那肯定不是有效射程,就算是半蛇銃也打不遠這麽遠。”

當時的火炮,氣閉性和火藥都還在原始狀態,半蛇銃就是明軍仿制的紅夷大炮,可重五六千斤,裝填十幾二十多斤的炮子,有效射程最多也就五六裏,十裏遠可能可以打到,不過效果當然會很差。

“是,常公子說的是。”鄭芝龍有意誇大戰艦火炮的威力,不料當場被堵回來,他定了定神,又道:“巴達維亞是他們的旗艦,其余十幾艘船也多半是這樣的規格,可能稍小些,但有些戰艦上的火炮數量更多,巴達維亞號畢竟是老船,火炮數量不是很多,有一些新船已經是四十多門火炮了。”

張瀚默默點頭,歐洲那邊現在是大航海和風帆戰艦的大發展時期,一百多年後就迎來了巔峰期,那時的風帆戰艦都有百門以上的大炮,甚至有了風帆鐵甲艦,一直到蒸汽戰艦投入使用,風帆戰艦才逐漸退出了歷史舞台。

十幾年後,就是有英國人造出了海上君主號,為了對抗荷蘭人,此時的英國人正在拼了老命的造艦,海上君主號重達一千六百多噸,大炮就有一百多門,這還只是一個開始,往下去的戰艦越來越大,火炮也越來越多,威力也是越來越大。

張瀚知道,此時的戰艦火炮數量不多,威力也不大,瞄準精度不高,因此給了小型戰船對抗的空間,不管是李旦還是鄭芝龍,還有後來的鄭成功都擊敗過西班牙人或荷蘭人,但他們的打法就是蟻群戰法……以人多和船多取勝,鄭成功與荷蘭人開戰時,擁有十余萬眾,過千艘船,是鄭家兩代人幾十年的積累,就算這樣,海戰打的堅苦無比,依靠眾多火船和水手們的犧牲才贏得了勝利。

這要打法,不要說張瀚等不起,就算能等的起,他也不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