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巨利(第2/2頁)

孫敬亭道:“朝廷一直往遼鎮轉運糧食,怎麽糧價還這麽高?”

“運費啊。”李慎明道:“上月看邸抄,內地往遼鎮運糧,往返一二千裏,每石糧至遼東運輸亦需加一兩,比咱們的運費高多了。因為害怕軍鎮缺糧,朝廷催逼甚嚴,地方官並主事官員又催逼民夫,斃於路途之中的民夫頗多,人們視往遼東為畏途,這糧價不僅是高,還帶著血。”

田季堂這時又道:“去年京運遼鎮山海各處銀超過三百萬,大量駐軍所需加上民夫耗費,再加上逃難難民所需,銀多糧少,物價當然急速上揚。”

這一下所有人都點頭,這是最簡單的經濟問題!

朝廷在遼東投了大量的銀兩來養活鎮軍,白銀湧入,而因為戰亂和災害,當地的糧食收成卻是減產,這只能造成物價節節攀升,甚至遠遠超過正常值。

現在大同和陜西等處也是有災害,但糧價最多五錢,並沒有抵達峰值,遼鎮卻是已經一兩二錢,並且還在攀升之中。

馬超人一直在旁聽,他的眉頭皺的很緊,一時有些沒跟上這些人的思路,馬超人看看左右的孫安樂和馬化先,發現他們也有些懵懂。

“利潤只會越來越大,打!”常威終於一拳頭打在桌上,人顯得有些肆意狂放。

有人欣賞,也有人皺眉,常威已經成了張瀚手中的一柄利刃,放手給他做的事都做的很好。

“要加大騎兵投入。”王長福和梁興對視了一眼,也道:“步兵全員列裝燧發槍的事再拖拖,把資源向騎兵傾斜。”

“具體還是要有一個方略。”張瀚道:“還是要分清主次,打和拉要分清。軍情先上,侍從,參謀,軍政各司協助,各部根據具體的情報,擬一個計劃來。”

“還有件事。”李東學道:“近來晉王府過來加設了三個稅卡,一條飛狐徑,一條井徑,還有幾家藩王也各設了一個卡子,代王府原本沒有在官道設卡,近來也加了兩個稅卡,若非有鄭軍門在,恐怕各地的官員,大戶,也會有想設卡的。”

“這事沒轍。”張瀚揉揉眉心,說道:“暫時還只能忍耐。”

孫敬亭冷笑道:“這些吃不飽的狗,給根骨頭只會想第二根。”

馬超人等人這時才隱隱明白過來,適才報給他們的數字,其中蘊含著巨量的利潤,而且這利潤只會越來越高,走私出去,所得都轉化為看的見拿的著的利潤,在內地做生意,因為和裕升已經樹大招風,惹不起的還是不敢惹,惹的起的就是這些親藩,看樣子和裕升是要把資源越發向口外傾斜了。

想到此節馬超人有些不安和隱隱的擔心,但這一點念頭很快被壓下去了。

聽話風,今年光是口外的利潤就最少有百萬兩,明年可能更多。

按天成商會的和馬超人所占的股本比例,最少也是好幾萬兩銀子的分紅!

馬超人家族以前的幾千畝地和一個糧食商行,一年的純收入不會超過兩千,這在地主兼舉人中已經算是高收入,可是和眼前的這個分紅比例相比,實在是相差不可以道理計。

這麽高的利潤在眼前,馬超人也不多想,直接道:“我們天成商會,自然是尾隨大人,不管做何決斷均是追隨到底。”

馬化先開口遲了些,心中一陣後悔,趕緊也道:“靈丘商會也是追隨大人。”

孫安樂沒有說話,以他的身份來列席本身就是一種態度。

張瀚站起身來,笑著道:“今日會議就先到此,等有了具體的方案,再知會到各部門和各地的商會。大家利害相關,榮辱與共吧。”

“是,大人。”

所有人都站起身來,一起躬身答應著。

人們陸續出去,張瀚身邊只留下李慎明和常威兩人。

張瀚向李國助道:“這位李遵路李兄是我的至交好友,是我大明的舉人,另一位叫常威,是我的表弟,現在也很能幫我的手。”

其實孫敬亭也該留下,不過軍令司要出去忙碌,加上孫安樂一行人也要招待,張瀚叫孫敬亭去負責這些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