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示好(第2/2頁)

李國助什麽都好,但生長的環境太優裕,掌握權力的過程太順當,李旦擔心在自己身後,李國助不一定能鎮壓的住那些海盜,鄭一官不同,他是草根向上,有野心和雄心,只要適當的扶助,將來可能就是一個有力的臂助。

鄭一官講的很詳細,還加上了自己的一些分析,李旦感覺鄭一官分析的很透徹,但他還不是動聲色的吩咐道:“這樣看來那個姓蔣的只是人家派過來打頭陣的探子,身邊的人可能也是差不多一樣的角色。一官你一會去和他們再聊聊,最好能打聽出來他們在自己那邊具體是做什麽的,是什麽樣的地位。”

“是!”

“晚宴時叫我,我也去見見他們。”

鄭一官答應著要退下,李旦一臉溫和笑意的道:“一官你好好做,將來必有大出息。”

……

李國助為了撐場面,把平戶這裏有頭有臉的海商叫過來不少,鄭一官的舅父黃程也在其中,他也是個頗為成功的海商,另外就是一些李家集團中的頭面人物,包括一些大頭目和船長,人員濟濟一堂,在李府的廳堂裏足足擺了五桌才坐下。

蔣奎對李國助道:“大公子,不來不知道,原來我大明人在倭人地界還有這般的龐大基業。”

“這些說到底還是人家的地盤。”李國助不以為意的道:“在台灣笨港才算是我們自己真正的基業。”

蔣奎此前得過指點,笑著道:“我聽說是顏思齊不滿幕府,想要在倭國這邊搶占地盤,後來被人發覺,無奈之下跑到笨港立寨安身。”

李國助有些詫異的道:“這事知道的人並不算多,尊駕還真是博聞。確有此事,顏思齊在笨港有營寨,還從福建那邊運了不少人過去種地,台灣那邊也是一個轉運的港口,有不少往南洋的貨物都從那邊轉運,那邊荷蘭人也比較多,打交道方便一些。家父每隔一陣子就要去笨港處理一些事務,所以說笨港一帶算是我李家和顏家共駐,並不是哪一家的地盤。”

蔣奎不動聲色的道:“不過聽說顏思齊那邊的人多些?”

“嗯,他的部下雖不及家父多,但勝在大多在台灣和福建近海。”

李國助不願就這個話題在說下去,他雖不覺蔣奎在打什麽主意,但這些事涉及到李旦和顏思齊的勢力劃分之事,還涉及荷蘭人在內,情況錯蹤復雜,少說為好。

接下來李國助也想盤些蔣奎的底細,蔣奎也說些和裕升的情況,這些事也瞞不了人,只要有心到京師和張家口一帶打聽就能打聽的十分清楚,連大同都不必去,況且在此之前鄭一官也來問過,李國助問了半天,後來才知道張瀚還是一個官員,在大同是政商兩邊都能撈的大鱷,連宣大總督和總兵級別都經常走動,和巡撫還鬥個旗鼓相當,知道這些以後,李國助大為驚嘆,他當然知道蔣奎不是在吹牛,這些事瞞著沒用,吹牛更加沒用,況且以李國助的經歷遠比普通人要豐富的多,蔣奎是不是吹牛,根本不必多想。

這時人群一陣騷動,一個五十到六十之間的老人在鄭一官的陪同下走進廳堂裏來,一見這老人進來,眾人紛紛起身,李國助也趕緊站了起來,蔣奎看看鄭紹來,見這個福建人出身的北方船長也是一臉狂熱,他知道眼前這人必定是李旦了。

李旦身量不高,南方漢人很少有高大身材的,但這個矮瘦老人往蔣奎身前一站時,蔣奎竟是不敢與他對視。

這麽一個人,少年時闖蕩南洋,中年時就在日本人和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和荷蘭人中享有大名,擁有近千船只和數萬部下,倭人敬之如神,就算是身量不高,眼中一片平和,根本看不到殺氣,蔣奎這樣的漢子卻是在氣勢上遠不及對方。

李旦開口道:“蔣兄弟遠來辛苦,是以我出來同你喝一杯。”

蔣奎忙道:“老當家萬萬不要這般稱呼,叫我一聲蔣昌明便可。”

李旦微微點頭,說道:“昌明遠來辛苦,旁話先不說,你我先幹一碗。”

“多謝老當家。”

蔣奎畢恭畢敬的把酒碗端到額間,然後自己先飲,接著李旦也是拿碗滿飲了一碗,李旦已經年老,看著身體也不是很好,不過這一番痛飲毫無遲疑,引起四周無數人喝采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