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平戶(第2/2頁)

說是“大船”,在這艘紅毛夷蓋倫船經過時,鄭紹來的眼裏還是要噴出火來。就算他駕駛的這艘船也不屬於自己,可無論如何,一個船長看到更大更優秀的帆船時,那種羨慕和想占有的欲望都是一樣的強烈。

“聽說,”鄭紹來又用語氣遺憾的口吻道:“泰西那邊已經有近兩千噸位的大船,不過那種船都是純粹的炮艦,不是拿出來做買賣的,所以不出來遠航,咱要想見,這輩子怕是沒機會了啊。”

“近兩千噸位!”蔣奎感覺自己粗淺的算術一下子就不夠用了,這一艘大船,究竟該有多大,如果行駛在自己眼前,該是何等壯觀的模樣。

“咱這船,用泰西人的算法是長十八米,寬六米,吃水三米,載重一百二十噸,他們的大船我打聽過,全長七十六米,寬十五米,吃水七點六米,載重一千六百噸,能裝一百門紅夷大炮,船員估計得用近千人之多。這船是咱們的四倍多大,聽說還在造,不知道幾時能造出來。對了,他們造船都用最好的硬橡木,木材都要儲藏多年才合用,因為年年造船,儲藏的大木頭也多,不象咱們,想造大船也尋不著好木頭。”

蔣奎連連點頭,贊道:“好家夥,好家夥,不出來真不知道世界之大,咱們真的是井底之蛙啊。”

這話有和鄭紹來拉近關系的用意,不過也真的是出於蔣奎的真心。

不出大明,他們始終在大同府一帶打轉,眼中還是大同府的那些山山水水,一切都是封閉的。

就算是到了張家口,京師,天津,南京,無非還是差不多的景像,差不多的風情,一樣的朝廷,一樣的駐軍,一樣的商人,一樣的舉人老爺和百姓,一樣的風情畫卷。

只有出來了,眼中才見得諸多奇景,心胸無形中打開很多,才知道天下之大,絕非只有大明一家獨大,還有諸多國家,諸多強盛文明,甚至是在某一方面,超過大明的文明,也是大有所在。

大明的人還沒有那麽狹隘,東西好就拿來用,人家強就承認,沒有什麽不好意思,京城的士大夫也承認泰西人在歷法和算學上的造詣過人,並沒有人抱團打壓這些外國人,徐光啟更是率先學習泰西的語言,並且把泰西的幾何學說翻譯過來供人學習,這種心態之下,就算蔣奎眼前有這麽一艘龐大而火力超級的大船駛過,他心裏最多有幾分驚嘆,卻並沒有什麽自卑心理。

大約蔣奎等人心裏總有一個念頭,這是我大明沒有把精力放在這種事上,是祖宗在禁海使得我們沒有造大船,不然的話這些紅毛夷能造,我們當然也能造,甚至我們會造的更大,更好,火炮更多。

正是這種自信使得大明的人能博采眾家之長,承認別人的長處並且學習,並沒有看到比自己強的東西就縮起脖子,閉上眼睛,把人家的長處歸納於“奇技淫巧”,這是廢物所為!

“這是商船還是戰艦?”當大船駛近,人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船身兩側那些黑洞洞的炮口……蔣奎等人聞到腥鹹的海風,這是船身劃過水浪濺起來的味道,他們還聽到風吹動側三角帆時發出的噼裏啪啦的響聲,聽到水手用夷語叫喊,高高的桅杆上不停的有水手爬上爬下,他們調整著風帆的方向,感受風速和風向,不停的綁上繩索或解開,把風帆盡量調整到適合海風的角度上。

蔣奎更關注的是火炮……雖然名義上還不是,但實際上新平堡出身的人們都已經把自己當純粹的軍人,他們與其關注船只本身,還不如說他們更關注這艘船有多強的實力。

“這是戰艦。”鄭紹來道:“這是荷蘭紅夷船,是他們的東印度的戰艦,名叫克魯寧辛之屋號,是他們的主力戰艦之一。”

“我說呢。”蔣奎道:“老鄭你此前說過荷蘭紅毛夷駐巴達維亞,擁有五萬員工和一萬軍人,一百五十艘商船,十幾艘戰艦,若他們商船都是眼前這船模樣,那也是實在太可怕,以一國公司之力就能控制諸多國家,這麽大一片海洋,想想就他娘的叫人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