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衛所(第2/2頁)

“這個要每次記錄用藥的量,算算他多久醒過來。”

眾人都是點頭,一個小個子唿哨一聲,一輛馬車在暗處急馳了過來。

……

“韓畦真是要作死。”李慎明近來已經不大到別處去,除非有一些官場人脈需要他去梳理,久在張瀚身邊當然也不好當自己是客卿,“順手”就做一些幫辦機務的事,他的能力是沒得話說,在張瀚這邊很短時間就摸著了門道,侍從司這一塊全交給了李慎明,張瀚已經不大操心。

天氣還很昏暗,張瀚被吵醒了,人有些迷糊,他看看墻角座鐘,還沒到指到五點。

“我們以為他是一只死老虎,這家夥心還挺大哩。”

“拿來我看。”

張瀚穿著中衣坐起來,拿著李慎明遞過來的報告,掃了幾眼就又躺了下去。

李慎明大呼小叫道:“你又睡了?不管了?”

“這點小事,遵路兄你順手就料理了吧,值當來煩我麽?”張瀚一臉困倦的道:“過幾天我還要去接玉娘成親,這幾天每日都要料理天成鎮虜兩衛的事,昨天聽報告聽到夜裏十一點多,你饒了我吧……”

“好吧,看在你又要辛苦的份上……”李慎明臉上滿是取笑之意,孫敬亭已經回靈丘去了,張瀚又得迎一次親,洞一次房,孫玉娘是平妻,禮在妾侍之上,只是比正室稍減,張瀚少不得又要辛苦一回。

只是李慎明此時的“辛苦”當然是另外一種含意,張瀚拿起竹編的枕頭,丟了過去。

……

“天成衛有三個不掌印指揮,鎮虜衛有兩個,都是世襲指揮,另外還有世襲同知加起來共十七員,世襲僉事三十一員,世襲千戶五十五員,世襲百戶和副百戶三百多員。這些武官占地共十七萬畝,天成和鎮虜兩衛耕地一共二十三萬畝,軍官們占了一半還多很多。”

說話的是夏希平,是一個個子不高臉很白凈的青年人,這陣子跟著李遇春跑來跑去的收糧,算是從新平堡學校出來的實習期,時間一到,跟著跑的青年們都有了去處,在李遇春的推薦下,夏希平來到侍從司的總務局,負責做統計工作這一塊,他的上司就是田季堂。

田季堂很忙,四處的賬目都要他匯總核查,眼前這些事就交辦給了司裏的年輕人去做,好在夏希平等人也不負所托,把所有一切都核理的很清楚。

一衛之地在國初當然只有一個衛指揮,然後是兩同知,兩僉事,還有五千戶,一千戶再有十個百戶,另外衛城還有清軍廳和經歷司鎮撫司等輔助機構,可以執行軍法,輔助些文墨工作,或是幫著處理民情一類的事務。

衛所之事,無非就是屯田,操練,倉儲,班操,還有驗軍,巡捕,出哨,入衛,戍守等事,如果在運河區,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漕運,如果在山東,河南兩地,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班操軍,國初時班操軍很要緊,各衛所出人出錢糧,輪流到京師等要緊地方戍守防禦,各衛所自己負責錢糧諸事,一個個衛所猶如一根根毛細血管,不停的向京師等要害地方輸血。

後來後勤被文官拿走,武官只負責指揮,沿途由文官提供後勤,平時也是文官負責後勤管理,衛所軍開始往乞丐的方向發展,然後到了京師等地也不再是守備防禦,而是不停的修理工程,比如修皇宮,皇陵,長城,京師城墻等等。

實土衛所要好一些,武官權力大的多,嘉靖前後國家為了叫武官不再貪汙和逼迫小軍,給每個軍官都分了大量田畝,但事實就是軍官們合理合法的弄到了更多田畝,把小軍們都弄成了自己的佃戶,衛所更加沒有戰鬥力了。

夏希平接著道:“軍人在冊五千一百人,逃額五百余人,其實也是歷任守備指揮不想補人了,現在丁余就有過萬人,每年起運到都司的子粒糧按規定是六千余石,但近年來都不曾起運過,各衛都沒有,上頭也沒有催逼,還有應繳弓三十副,刀一百二十柄,槍三百柄,棉甲十具,這些倒是每年都要上繳,若誤了事,都司一定會查問,會被訓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