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謀事(第2/2頁)

進了堂房之後,鄭國昌當然坐了最上首,麻承恩坐在右首,張瀚和李慎明打橫相陪,賴同心卻是坐了主位。

“底下如何?”麻承恩道:“北虜是慘敗了,預計我能斬首二三百級。延綏鎮那邊的老杜也是早就說好了,咱們這邊動手,他就上奏說套寇不穩,主動出擊,兩鎮這般動蕩,朝廷勢不可忍。但是,要韓畦去職,恐怕還是要有一番周折。”

鄭國昌撫須道:“須得有份量的言官起動,光是靠山西籍或是買參的言官,用處不大。”

兩人說著都是拿眼望向張瀚,到現在來說,張瀚的一切布置都算是順利,大家都撈著不少的好處,就算事情到此為止,麻承恩不虧,保住總兵位子是肯定的,鄭國昌也是不虧,他這兵備立了大功,怎麽說也是一種資歷,朝廷就算不用他為大同巡撫,將來別處的巡撫位置也是跑不掉的。

“兩位放心,”張瀚從容笑道:“我已經叫京師的人發動,數日之內,必有消息。”

“我還是要問一下。”麻承恩道:“此事過後我與巡撫就撕破臉皮,若此番鬥不走他,那便是我要走了。事情重要,文瀾你還是要說清楚,到底是請了哪一方的神仙幹涉此事?”

張瀚知道鄭國昌也有這疑問,他也不隱瞞,大方言道:“此次是叫人走了東林黨的門道。”

“嗯?”麻承恩有些吃驚,也有些懷疑,他道:“還真不知道文瀾你何時走通了那幫人的門路?東林黨可不比齊、楚、浙三黨,其中會裝作的人特別多,收錢的並不是沒有,然則很難分清,況且有些收錢的人,在其黨中也不受重視。”

麻承恩的意思就是張瀚莫要被人哄騙了……這種懷疑也很正常,後人非議東林黨人時多半是對他們在崇禎年間和南明時期的表現十分不滿,總是說東林禍亂崇禎朝政,特別是非議東林黨的大嘴巴,使朝政陷於內爭,又說什麽鹽茶工商稅一類的事,其實那多半是瞎扯……崇禎對東林黨的信任期很短,自錢謙益倒黴日起,崇禎對東林黨就很警惕,是排擠和不信任的心態,在崇禎時期,東林黨是邊緣黨派,在天啟朝被打壓的三黨除了倒黴的閹黨份子外又重獲重用,只有在這個時期,也就是天啟元年到天啟四年之前,這三年多不到四年的時間裏,東林黨人充滿內閣和朝堂,黨人多次擔任內閣首輔,勢力之大遠蓋其余各黨,麻承恩懷疑以張瀚的身份勾連不上,誠屬正常。

張瀚哈哈一笑,說道:“這事說來話長,總兵官可知道我靈丘鐵場進京之事?事情便是緣此而起……”

……

張瀚在新平堡大勝北虜,塘馬當天便是急馳往京師。

途中有好多個和裕升的分店,塘馬換人也換馬,特急件就是這樣,要以最快的速度送到目的地。

塘馬黃昏時出發,途中換了三次人和馬,第二天中午便是自德勝門進入京師,然後直送和裕升在京師的商號之中。

分店掌櫃劉吉卻不是接件人,接件的是掛著分號副掌櫃名義的王發祥。

這種特急件只能由指定收件人打開,劉吉雖然也想知道大同那邊的消息,按著規矩卻只能眼睜睜的看著王發祥打開之後閱讀。

“掌櫃,別的事不好與你說,不過……”王發祥賣了個關子,他看到劉吉發急,臉上露出得意的表情。

劉吉笑罵道:“你這廝真是黑心黑肺,昨天晚上還請你吃八珍席,今天就這般模樣,不過你不說我不會打聽,這犯忌的事老劉我不做,和裕升很好,我打算在這裏幹到死,你別誘我犯這種錯。”

“老劉你說的很是,我們都不可行差踏錯。”王發祥其實也是一樣發憷軍法司,軍法司裏會有一個專門的部門,負責監督內衛司的各個部門,對軍情局也會有監督,另外侍從司的總務局會核查各部門和各地分部的賬目,以前王發祥還敢開些花帳什麽的,自從知道田季堂查賬的水平和手段,還有被查出紕漏的那些家夥的下場後,這種事他也是打死不敢做了。

好在上頭對各地軍情局的分部批經費還是很大方的,吃吃喝喝只要不是部門的人自己揮霍浪費都會實額報銷,王發祥吃花酒的銀子還是公費,這點好處還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