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披甲(第2/2頁)

如果從高處往下看,就能看到旗幟招展,鎧甲和兵器的光芒交相輝映,散發著動人心魄的光芒。

在這裏,有整整五個司近三千五百人的弓手隊伍!

青城司和新平司一個在新平堡,另一個剛被集結潛伏在邊墻之外,剩下的五個司,一司二司是直屬司,也是精銳老兵最多,打的硬仗最多的兩個司。

然後就是李從業管的靈丘鐵場司和代管的靈丘城衛司,再就是李來賓的天成司。

自從北虜入寇,李莊的軍令司就全力開動,在軍政司的配合下先是取消所有軍人的假期,下令所有弓手集結待命,然後在軍情局的配合下確定敵情後,再有孫耀的參謀司推演北虜的行軍和做戰計劃,接著就是軍令司下令將各司集結到李莊,枕戈待旦的備戰……所有的這些事幾乎都是在張瀚缺席的情況下進行的,當然各個軍令也都是送到張瀚手中,得到他確認之後才實行,再下來連孫敬亭和李東學都往新平堡去了,也正好是這幾個人進入堡中之後,新平堡就被北虜給圍了。

因為早就有預案,李莊這裏並不慌亂,再說北虜圍困的很松,堡裏的消息還是能夠傳遞出來,張瀚的最新軍令就是各司由王長福和梁興,李從業,李來賓四人協力指揮,在戰場上,各司由王長福直接指揮,任何人不得違抗軍令。

對王長福的戰場指揮張瀚還是信的過的,上次剿滅土匪之戰,南路是圍困為主,東路卻是先後剿滅了過千土匪,大小戰鬥過百起,這都是王長福直接指揮的。

在當年王長福也是薊鎮的小軍官,參加過若幹次征討北虜的實戰。

不論是在各司軍官面前的資歷還是實戰指揮還有經歷,王長福都是足夠了。

就算是張瀚在此,他也不覺得自己的臨戰指揮會比王長福強,張瀚覺得自己在掌握全局和實施戰略目標的堅定性上肯定比王長福強……這家當就是他的,打爛了他也擔的起這個責任,至於一場戰鬥的臨陣指揮,他不覺得自己會比王長福強,甚至王一魁,李來賓,李從業和孫耀等人,可能都會比他要強。

戰場上人潮湧動,整條長線型的戰列有小規模的起伏和波動,這屬於正常的範圍之內,王長福觀察著陣列,在最後時刻對一些戰陣進行小規模的微調。

塘馬們在陣列的預留間隙來回奔馳著,帶去最新的指令。

又過了一刻鐘功夫,如奔雷般的馬蹄聲才漸漸明確起來。

再過片刻,如海潮般的北虜終於出現在地平線上,接著就是越來越近,人數看起來也越來越多。

出現在這樣的地點是很明顯的事,從新平堡過來,除開去走山地或是農田,順著官道展開和奔跑是最省時間和精力的做法。

北虜要提防大同鎮的邊軍趕過來,以最短時間拿下李莊,搶掠財富,他們就必然要走最省力的捷徑。

騎兵很是亂了一陣,畢竟北虜可能也沒想到在這裏遇到大股的幾千敵人,從這二百來年入寇的經驗來看,北虜不大提防地方衛軍或以前根本沒有民間武裝,漢人在民間武裝上向來不及北虜,不象北虜是個壯年男丁就可以當成一個騎兵,漢人平常不抱團,不訓練,想組成有戰鬥力的團練是不可能的事,而太平年間,朝廷也不會允許或是不會鼓勵成立這樣的組織。

北虜入侵,向來是破口之後提防明朝將領率精銳騎兵反撲過來,而不是防備眼前這樣的情形發生。

“可惜了,咱們的騎兵還沒有成型,這一次會戰沒趕上。”大敵當前,王長福卻是頗為遺憾的說著。

朵兒也是心有戚戚,在他身邊的朱大勇也是一樣。

朱大勇和精銳騎兵都穿上了重甲,成為跳蕩戰兵的一份子,雖然戰兵也是了不起的榮譽,可朱大勇肯定更想騎在戰馬之上,披堅執銳的奮勇前進,揮刀在馬上斬殺敵人。

朵兒看看朱大勇,說道:“大人說新式的板甲正在研發,還有戰馬所披馬甲,你不要急。”

朱大勇點點頭,說道:“但願此戰是我們騎兵最後一次被當成步兵用!”

由於沒有架梁馬和騎兵的牽制,北虜得以輕松的展開陣形,重新整隊,亂糟糟的騎隊不停的來回的奔馳,在半裏路外不斷的重新整頓著隊列,如果這時有幾百精騎一沖一蕩,恐怕蒙古人要花費多十倍的時間來重整隊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