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新車(第2/2頁)

山西和大同這裏情形不同,特別是大同,長期為軍鎮,境內多衛所少州縣,所以文氣不足,士紳力量薄弱,這樣的情形之下,也只得由地方官揉搓。

說話間車輛到得馬府門前,兩人先後走下車來。

一時間兩人還不得動彈,久坐車中,這兩輪的車空間甚小,一人坐還好,只是顛簸,兩人為了說話擠在一車裏,腿腳不得伸展,下來之後,趕緊伸腰捶腿。

這時車夫叫道:“咦,馬老爺這裏的車可真好看。”

兩個商人順著車夫指的方向去瞧,果然看到馬超人府邸外拴馬石的方向停了一輛馬車。

車身是黑漆,橢圓形狀的車身,兩側有琉璃燒制的窗子,大塊的琉璃閃爍著綠色的幽光,車身被架的很高,車門下有幾層踏板,需得踩著踏板方能上車,車身前頭是高高聳立的座位,料想是車夫的坐處,車身下也是兩輪,但車輪比普通的中式大車的車輪要大的多,在車身前則是大約只有一半大小的一對前車輪,四輪馬車就顯得比普通的大車要大上許多,也氣派的多。

兩匹棗紅色的駿馬被挽套在車身前頭,正在低頭吃著筐子裏的幹草。

馬府的車夫正在給車身兩側掛著燈籠,掛了兩盞燈籠後,估計可以勉強走走夜路。

這馬車當然是和裕升所出產,雖然不論是車窗還是燈籠,其實都不大符合張瀚的想法,如果兩個窗子是玻璃窗,馬車前懸掛的是煤油燈,那就大抵和他印象中的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差不多的感覺了。

玻璃問題沒有辦法解決,暫時也不可能設一個專門的部門,買倒是有得買,但價值很高,而且運輸不易,張瀚感覺不值。

好在中國有燒制琉璃的傳統,這東西當然不如玻璃透亮,從車裏望外看只能看到迷迷糊糊的場景,不過這樣也足夠了,傳統的中式兩輪車有的根本就沒有窗子。

從車身流線型來說這種定型的兩輪載人馬車也很漂亮,並且十分華貴。

從車後到前腰的中間飾著銀線,有一些小的裝飾物,在車身前方的一些部件是銅制,把手和一些部件則是鍍金。

這就很難得了,總之在眾人眼前,這輛車漂亮的出奇,華貴的出奇,簡直不象是民間用品,叫人第一時間直接連想到皇家器物。

好在皇帝不怎麽坐車,官員也是不坐車的,不然的話馬超人都未必敢用這樣的車,畢竟看著太漂亮,太招風了一些。

蔣大臨和張彥宏盡管有事前來,也是忍不住在車前後轉了好幾圈,兩人還打開車門,坐了上去。

“座位好象有彈力啊。”蔣大臨道:“感覺很軟,倚著很舒服!”

張彥宏道:“對座各兩人,能坐四人,擠擠能坐六七個還不怎麽擠,真是了不起。”

車身很大,這導致車廂內的布局也很從容,在同時間的歐洲也有大量的載人客運馬車出現,並且是有不少前後大四輪的大型馬車,一次能坐十來個旅客做長途的旅行。

和裕升的這輛車,內裏空間留的大,座椅設計是人可以斜躺而坐,腰部有支撐,腿部下有彈簧,可以把腿擔著,腰腿不必用力就能坐的很舒服,空間又大,蔣大臨和張彥宏兩人對坐著都感覺並不擠,兩人的座位邊上還有把手,可以把手放在上,真是要多舒服便有多舒服。

在兩人腿部又感覺一陣溫熱,踢開布簾一看,裏頭有兩個升著火的雲銅火盆,炭火燒的正旺,車裏自是十分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