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水力(第2/2頁)

張瀚聽的心中一動,說道:“成本多少?”

“成本原本也在四兩七到五兩之間。”楊和高說道:“現在用了新的機器,成本下降三成,現在三兩出頭到三兩五左右。”

“很好,很好。”

張瀚心中的想法越發明確了,新的機器會源源不斷的出現,這代表工料錢大為節省,時間大為節省,代表可以大量出產優質的兵器,裝備部隊的瓶頸不復存在,甚至可以做更多的事情了。

更妙的是靈丘那邊解決了供給精鐵的問題,以前的靈丘就算出產精鐵質量也遠不及閩鐵,大量制造就需要大量的購買閩鐵,成本肯定降不下來,另外就算成本能降下來,也得張瀚有本事買到這些閩鐵才行。

“這是拉絲機,是小人和老陳兩人一手研發成功。”

張瀚眼前的拉絲機是用水力帶動,由人工打造的螺杆不停的驅動機器,粗鐵從一頭固定,然後機器不斷的將鐵絲拉長,最終出來的便是合用的細鐵絲。

陳耀宗的黑臉上滿是興奮,他道:“有了這機器,就是以眼前的人手,鎖甲每天可制五到十領,一個月二百領沒有問題。”

這個能制鎖甲的工匠還是張瀚從京師挖來的高手,以陳耀宗帶著的學徒也有好幾十了,但以這些人手一個月只制成不到十領甲,主要還是敲鐵環再鑲嵌太過費工時,鎖甲在元明交替時出現在中國,工藝漸漸成熟,在後世也有明制鎖甲傳世,更早的便沒有了,中國是以紮甲和鱗片甲為主,明時才出現棉甲和鎖甲為主的趨勢,主要也是冷熱兵器交替帶來的影響,棉甲省鐵省工,防冷兵器不行,但防鳥銃的殺傷效果較好,鎖甲不防戳刺,對劈砍和弓箭的防禦力超過棉甲。

這些甲當然都不如純粹的鐵甲防禦力高,但純鐵甲不僅成本高昂,打造也十分費工費時,一領鐵甲按以前的報價也接近二十兩的成本,現在肯定在五十兩以上,甚至在戰亂時期,鐵甲嚴重缺乏時,一領上好鐵甲賣到上百兩也很正常。

鎖甲的價格也並不低,這造成邊軍將領對鎖甲接受度很低,只有京營大量裝備了鎖甲,在邊軍只有精銳家丁披多層甲胄時會加披一層鎖甲,女真人的少量鐵騎兵和白甲兵也會加披鎖甲。

“好的很,各位果然都一直在努力。”

張瀚今天確實感受到了部下們的努力和成果,不論是軋輥機還是拉絲機,還是鉆床,這些東西都叫他感受到了自己到這個時代帶來的最大的變化。

原本這些東西在大明當然也有,不過全部是從耶蘇會手中購買,不論是鉆床還是鏜床等機器全部是購買所得,後來馬上得天下的大清當然用不著這些繁蕪復雜的東西,他們感覺只要有弓箭就足夠了,於是技術的進步之門被徹底堵死,一直到人家強迫你再次學習為止。

在眼前的這些機器,上了油,沉甸甸的機器本身沒有任何可稱為美的地方,但張瀚偏偏在黑漆漆的機身和濃烈的油脂味道中感覺到了一種美……毫無疑問的工業之美。

雖然眼前的機器和驅動的螺杆都是手工制成品,可仍然散發著早期的工業之美。

就算是這些機器也並不簡單,最少在大明朝廷那裏也沒有能力自己鑄造,都是從海外購買。

“這是水力擊錘。”

楊和高等人又把張瀚帶到另一個車間,經過復雜的水車驅動後,沉重的水力擊錘不停的鍛打著鐵錠,鐵錠不斷的變形,被鍛打出雜質,然後工匠用長長的鐵鉗夾住鐵錠,使之變成想要的模樣。

“要一次獎勵還是專業,你們自己挑吧。”

視察完後,張瀚坐在楊和高等人的工事房裏喝茶,開玩笑道:“不過無論如何你們都會變的很有錢。”

楊和高感覺自己眼角有些濕潤,這陣子他的妻子給他最大的支持,他幾乎沒有回過家,這一下算是可以回家報喜了。

陳耀宗直接道:“小人們已經商量過,只要專利。”

他又笑道:“老楊,是不是?”

楊和高點頭道:“對,細水長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