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突破(第2/2頁)

每個人的思維裏都有盲區,火炮就是張瀚的盲區。

到現在張瀚也沒有想過鑄炮的事,此前他就是一個純粹的商人,鏢師也只是用來賺錢,說實在的能練些冷兵器格鬥的本事,能把帳局的貨物和銀兩押運到目的地就算合格了,後來他去了遼東,思維一變,但想的只是組建一支強悍的軍隊,由持燧發槍的火器隊伍,加上長槍兵的冷兵器方陣為依托,加上穿硬甲拿刀盾的戰兵隊,加上強悍的騎兵隊伍,他倒真的沒怎麽想過火炮的事……

也不能完全怪張瀚,他畢竟是半路出家,而且大明的火炮走在一條歪路上,小型火炮的工藝差,氣密差,火藥用藥差,象虎蹲炮和盞口炮打的全是散彈,威力嚴重不足,也就幾十步內有一定的殺傷力,這樣還不如用鳥銃或是大型的滑膛槍,效果不比這些所謂的火炮差,而大型火炮就是仿制的紅夷大炮,來源是葡萄牙沉船,那是在船上使用的艦炮,火炮過於龐大和沉重,威力倒是夠了,但用來守城綽綽有余,用來做移動攻擊實在太過於困難,清軍在攻擊潼關時用了紅夷大炮,在路上等了好幾十天,炮隊一直在後面做緩慢的移動,最少在張瀚現在了解到的明軍或後金兵的做戰序列裏,明軍使用不少諸如大將軍炮這樣的火器,但主要是用來攻城,很少和步隊或騎兵配合,也沒有相關的戰法,只有戚繼光的車營裏火炮有不小的作用,但也是用來守備,而不是進攻,至於後金兵當然一門炮也沒有,更不可能有相應的火炮戰術。

張瀚最主要的軍事知識來自後世的影視和書籍,然後真正浸淫的是明朝北方邊軍的體系,最終他決定的是西式的軍事體系為主,明朝的軍事體系為輔,他的一切只能是摸索著慢慢來,包括這一次的火炮事件。

“蔣奎,”張瀚坐不住了,他站起身來叫道:“你們隨我到火器局。”

“是,大人。”

窗外的護衛們發出響亮的回答聲。

……

張瀚一行人策馬出門時,兩個穿著青色棉襖的年輕吏員也悄悄騎馬跟著,張瀚注意到了他們,停下馬等候了一下。

“你們倆怎麽跟過來?”

“我們是軍令司派過來的書吏,孫司官認為大人現在身邊的事務繁多,不能凡事都親力親為,選了我們先過來,說是先在大人身邊幫辦事務,待日後……”

張瀚輕輕點頭,說道:“很好,那你們便跟著。”

他對孫敬亭的安排倒是真的滿意,商號的事情已經是井井有條,還有不少人留在李莊幫他料理細務,常威也幫的上手,各地的掌櫃,新平堡的周逢吉李遇春梁宏,分號的莫宗通等人都很得力,倒是李莊這邊的軍政事務越來越繁雜,人手也越來越多,部門也多,並且越來越正規化,有幾個文書人員隨時跟著倒也是很正確的做法。

張瀚有種感覺,自己並不是全知全能,有時候他也會膨脹一下,感覺自己雖不算白手起家,但幾年功夫營造出眼前這一切也誠屬不易,很有一種老子天下第一的膨脹感覺。

但這種感覺只是稍微陶醉一下就算了,孫敬亭的本事就很不小,和張瀚在一起久了,不僅順利融入了張瀚創造的體系,而且現在還能主動發揮,這個年代的聰明人絕不比後世差,而且張瀚還發覺常威這個表弟不可限量,還有李慎明,甚至那些商會的大商人們,沒有哪一個是真正的笨蛋。

……

“大人來了。”

“巧了,巧了。”

張瀚進入火器局的時候,裏面正是一片歡聲笑語,張瀚看到李東學也在,這個很嚴謹的部下臉上也是有著罕見的笑容。

看到張瀚過來,所有人都在臉上露出由衷的笑容,李東學等人先迎了過來,王德榜緊隨其後,這一次他的臉上當然也是笑容可掬。

“怎地,有什麽高興的事?”

“回大人,是了有不小的突破。”

李東學沒有說話,他示意王德榜上前,王德榜抖著臉上的肥肉上前來答了一句……他以前瘦的可以,現在臉上也放了肉,好在是經常做活的人,只是臉胖,身子倒還是很健壯的體形,並沒有過胖。

不用王德榜多說,張瀚也看到了眼前的“新玩意”。

一台軋輥機被水力帶動著,正在同時壓制著好幾台熟鐵板,水力軋輥機是各個局的技術組都在全力突破的一個難題,有了這台軋輥機,熟鐵板的軋制就不需要人力來進行,可以省很多工本費用,更可貴的就是省了很多時間。

時間和人力都是成本,有了這台機器,鳥銃的成本最少要降低三成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