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應允(第2/2頁)

“不過,”孫承宗接著道:“這家商號的東主,行事很有一套,看來將來會是一個成功的大商人了。這工部采買方毛鐵只是先聲,然後搶奪北方的生鐵和精鐵市場,再下來就是鐵器,數十年內,可能家資巨萬也未可知。”

“說到底不過是商人手段。”茅元儀這時倒不將和裕升和張瀚放在心上了,只有些高興地笑道:“倒是武備志能出書,我心中實在開心的很了。”

孫承宗也是微笑起來。

……

張瀚接到京師來信時正在簽押房,他對面是坐在椅子上,兩手搭在膝蓋上,軍姿儀表毫無可挑剔的孫耀。

看罷了信,張瀚交給孫敬亭看了,笑著說道:“我看李遵路也是小氣巴拉的,才答應給人印一千套,不過幾百銀子,我看給人家加個零吧,印一萬套。”

“一萬套?”孫敬亭先是一驚,接著便是搖頭笑道:“好罷,什麽事也逃不過你的算計。你不過是想著茅元儀會修改他武備志裏關於方毛鐵的話,把咱們靈丘鐵加上去,這樣印的越多,等於是給咱們打的廣告越多,是不是?”

張瀚得意一笑,說道:“我看孝征兄你在我身邊久了,果然是大有進益了啊。”

孫敬亭面無表情的道:“我看我是近墨者黑。”

張瀚大笑道:“果然是不同了,連說冷笑話的功夫也強多了。”

孫敬亭搖搖頭不理他,轉身離開,他現在忙的很。

軍令司組建不久,最近又在和軍政司商量死傷軍人撫恤的事情……前一陣舉行了對陣亡軍人火化的儀式,撿骨後又通知家人前來迎接遺骸……這也是家屬的意思,家屬們想叫死者落葉歸根,而遺體不便久放,後來還是張瀚拍板,若家屬願意,就在李莊北邊的軍烈陵園中安葬,若是要接回家的,只能撿骨後帶骨灰返回了。

除了安葬,撫恤,還有立功軍人的賞賜和獎勵,這些事都要和軍政司一起合作進行,另外還要調配大量的物資,包括張瀚提出的金制勛章制度……勛章這東西張瀚並不是看的很重,不是相同的文化體系下的東西,有的可以有適用性,有的就未必,中國並沒有很深厚的紋章學的傳承歷史,對榮譽勛章就算加以宣傳也未必有給戰死將士修個祠堂年年上香更加激勵人心,不過既然有這東西可能好歹有用,畢竟是一種後世證明有效的東西。

不過在這件事上張瀚還是展現了山西土財主的風範……勛章分金銀銅三等,最強最高的戰功便是金制一等勛章,每顆重一兩,這很好的體現了勛章的價值,也把張大財東的品味暴露無余。

其余瑣碎的事也很多,建立兩司的公文制度,先成立總務局,然後是雜務局,機要局等等,軍政方面則是征兵局,安置撫恤局,軍人档案局,軍械生產管理局等等,孫敬亭已經和李東學約好了見面的時間,兩人都忙的不可開交,實在沒功夫陪張瀚閑扯。

孫敬亭離開,張瀚收了笑容,轉向看著還是坐的一本正經的孫耀。

對著不同的人,張瀚自有不同的氣度,就算是他剛剛一臉憊賴模樣,孫耀也只能眼觀鼻,鼻觀心的坐著,絕不會有人不識相的在剛剛那種情形下插一嘴。

“孫耀,孫黑子是吧?”張瀚翻了翻档案局送上來的卷宗,上頭的墨水看樣子都幹了不久的模樣。

建立公文和詳細的档案制度,對哪怕每個士兵都做到詳細建档,這是張瀚對軍人档案局的要求,他也很慷慨的給档案局撥了四十多個受過訓練的書辦,都是二十左右的青年,其中有幾個還是在新平堡受過張瀚提點的優秀學員也被忍痛放到档案局了。

在後世,档案局是冷衙門,感覺“沒什麽用”,在一切粗疏化管理的大明,嚴格的公文流傳,上下分明的體系,責任制度,還有档案制度,這都是一點一滴要建立起來的現代管理意識,急不得,但也絕不能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