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車隊(第2/2頁)

現在的靈丘鐵,說白了是搶以前的缺額,北方各地缺鐵都很厲害,遵化鐵場從官辦到倒閉就是一個大趨勢,現在朝廷用鐵都是采買閩鐵,民間就更不必提了。

這種份額的搶占有個過程,在填補了空缺之後就是市場的角逐,然後慢慢靈丘鐵占領市場,再根據每年的用鐵量來生產……李慎明現在摸不清,包括李國賓和那些大東主,還有靈丘方面都摸不大清楚具體的量有多少。

“我這一次來,”李慎明道:“就是要搶占朝廷采買的市場,這一塊一年最少好幾百萬斤之多,而且價格要比民間高出不少,利潤當然也不小,這件事老兄要幫我的手。”

李國賓道:“此前已經接到信,月前我到天津去了一次,現在就著手做這件事。”

“天津之行如何?”

李慎明對海船的事沒太大興趣,不過聽說了還是要問一問。

“張東主只是叫我先去看看,在下在天津尋了一個叫段世明的千總武官,他是船主,還有一個跑慣海的船長,這船有一千二百料大小,船很大,連船長帶水手是現成的,段世明開價要七萬兩賣給咱們,這個價有些獅子大開口,我問了張東主,他說等等再看,不著急。按此前說好的也是先租船,晾著那段世明再說。”

“七萬!”李慎明從鼻子裏發出一聲冷哼,說道:“咱們買船是要賣貨到倭國,七萬買了船,不知道多少年能賺回來。”

李國賓知道若船跑的好,一趟就賺回來大半,不過段世明的價確實開的有些虛高,這也是正常的事,船只買賣不是小事,這船若在江南恐怕也值這個價,在北方還是高了些,估計六萬左右就應該買的下來,加上雇傭船長和水手的使費也高不出多少,一船十萬左右的貨放下去,跑好了一趟就能回本,當然一年可能也就跑一趟,若是遇著台風海難,或是遇著海盜就是血本無歸,所以這年頭的海貿還是風險極大的危險買賣,雖然李國賓本人對這些事很在行,也願意幫和裕升經營此事,但當著並不怎麽贊同此事的李慎明,李國賓也不好說的太多,萬一出事就會怪罪到他頭上來。

“先生在這裏先安置了……”李國賓起身道:“我知道和裕升這裏住著比會館要舒服的多,先生只管先歇著,待我打聽好門路,再來邀先生一起去。”

“老兄辛苦。”李國賓的費用是張瀚早就給過了,李慎明也不客氣,口角含笑著應下來,看著李國賓這地頭蛇匆忙離去。

“你拿我的帖子到通政司見黃老爺,再到戶部見劉員外。”李國賓走後李慎明拿出自己的拜貼,吩咐長隨一個去投帖子求見,他當然不會傻傻的等著李國賓安排,而是先動用自己在京師的關系,最少也要先打聽一下切實的情形再說。

至於和裕升在京師的關系,李慎明沒有打算動用,和裕升畢竟只是普通的商號,在大同也不是頭一份,範家等大商家論底蘊還比和裕升要強一些,在京師就更不必提了,和裕升排不上號。

張瀚在京師有消息來源和可靠的人手,但李慎明覺得這些人多半是在市井打聽消息,另外就是抄抄邸報,算不得什麽了不起的本事,凡事還是靠自己的關系和李國賓來做較為妥當。

兩天之後,李慎明在京師拜會了十幾個官員,多半是山西同鄉,晉黨現在沒有主心骨,也沒有拿的出手的人才,已經是形同散沙,不過山西的有錢人有叫子弟讀書上進的習慣,並且在讀書上向來舍得花錢,所以山西籍的官員還是不少,李慎明平時就將這些官員的關系經營著,這時自是該用便用。

一輪消息打聽下來,前景卻並不怎麽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