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關卡(第2/2頁)

這場景若是一幅畫自是十分寫意的山水村俗圖卷,然而一路上李慎明遇著不少凍餓而死的路倒屍體,他自是無心欣賞眼前的雪景。況且剛入冬就這麽多雪,意味著又是酷寒的一個冬天,到了春夏時又嚴重缺水,這幾乎已經成為一個循環,壞的天時一年接著一年,幾乎沒有轉好的時候,這叫很多人已經覺得天時不對,隱隱的有一些清流開始把天時和人治相聯起來,暗中議論萬歷皇帝失德導致天時不正的聲音已經有不少了。

進城的時候正好有一大隊的車隊一起過來,進城門的時候有稅吏過來,略微看了一下,收了一些散碎銀子便放進行。

李慎明正和隨員一起往裏頭去,車隊裏倒是有人叫道:“李先生。”

“咦,是方義。”

李慎明臉上露出笑容,押隊的是和裕升的一個分店副掌櫃,等於是軍中副百總的級別,也是當初小夥計出身,現在身負重任,從靈丘押著精鐵一路到京師,這麽遠的路,一路上還有不少土匪杆子,稅卡和地方大戶敲詐盤剝,無賴地痞,這麽一路順順當當的到京師,還要把京師的地頭蛇打點好了,說來真是不容易的事,不過看方義的模樣還是行有余力。

“李先生,咱們遇著真巧。”方義一臉笑容的道:“一會我要到分店去,你老是不是住咱們分店?”

李慎明道:“原就預備住分店裏,不過我要先去見李國賓。”

“他應該會來接這一批貨。”方義道:“這一批有六十整車,每車五千斤,三十萬斤的精熟鐵在車上,他不會不來的。”

“三十萬斤……”李慎明算了一下,按照預先說好的一斤一分二厘,這一批貨的賣價不到四千,不過好在純利很高,因為成本十分低,和裕升的馬車直達節省了很多的中間環節,北方的物流向來不能和南方比,閩鐵和江蘇的鐵都是用海運或漕運到北方,晉鐵是層層發賣,因為沒有哪一家商人能直接把大量的貨賣到千裏之外,在層層轉手中利潤自然就降低了很多,和裕升的鐵場不僅是直接供貨,並且削減了很多的成本支出,最大的支出就是應付沿途的層層稅卡,別的地方倒已經算是極為省錢了。

“這是第幾批?”

“第六批。”方義道:“各家鐵場都玩了命的出產,咱們和裕升當然還是最多,不過咱們原本也占最大股麽。”

“一個月不到吧?”李慎明有些吃驚的道:“這麽短時間就出了這麽多貨,底下還有多少是下了訂的?”

“年前最少還得二三十批。”方義道:“而且規模還得大的多,咱們的車隊恐怕要到百輛以上。咱們東主說,恐怕沿途的稅卡要好好的打一下關節,不然的話開銷大頭倒是買通這些地頭蛇,想想也真是惡心。”

“這事我會設法。”李慎明道:“不過想徹底擺平這事,不要說我,就是文巡撫也沒轍。”

方義賠笑道:“這倒是,只望你老走一趟,怕就能省不少銀子。”

按現在的車隊規模,每一趟利潤都在千兩左右,這是純利,毛利其實是七成,有四成左右的利潤是沿途的開銷,其中不僅是人吃馬嚼,最大頭就是各地的稅卡,而且只要私設稅卡的都是手眼通天的人物。

別的不說,代王和親藩們設的卡子就有好多個,這種卡子就算是巡撫甚至總督出面也沒用的,官司打到禦前也不會有什麽結果,親藩撈錢的多了,只要不想造反,皇帝一般都是優容的,“親親”這一條不是白說的,只要不鬧的太過份就行。

“到底賣鐵是大買賣。”李慎明算了一會細帳,估計靈丘只要賣半年就會超過千萬斤的數額,一年下來恐怕超過三千萬斤,只是賣的越多,成本也是成倍的增加,恐怕想在短期內回收大量的資金就有些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