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算計(第2/2頁)

張瀚微笑,和聰明人說話就是省心省力。

李國賓又道:“靈丘出鐵,光是和裕升現在就有數百萬斤,京師主要是要方毛鐵,未知一年供給的方毛鐵,有沒有確實的數額?”

張瀚和李大用馬化先兩人對視一眼,轉頭向李國賓道:“兩千萬斤以上到兩千五百萬斤,亦有可能更多。”

張瀚接著道:“明後年可以更多。”

李國賓吃驚道:“靈丘一地,竟可供給這麽多方毛鐵?”

方毛鐵是初步熔煉的精鐵,也是熟鐵的一種,也正是和裕升用雙室法熔煉出來的熟鐵,這種鐵不比生鐵,既然是熟鐵,就需要提取掉一定的雜質,需要初步的熔煉,所需要的爐房和工人數量也是天文數字。

李國賓道:“京師那邊當然是多多益善,不過這麽高的數字,在下擔心那些大商行急切之間未必能全部出脫。畢竟閩鐵還有相當大的份額,擠占市場,尚需時間。”

李國賓說的也是張瀚擔憂的,他現在其實非常缺現銀,擴大生產需要,李莊那邊也需要,和裕升與範永鬥代表的範家的商戰現在已經進入刺刀見紅的階段,張瀚軟一下,立刻就會崩盤,和裕升商戰的失敗肯定是災難性的,首先是主店的走私業務徹底黃菜,然後就是帳局生意會大受影響,接著周轉失靈,李莊那裏維持不下,然後就是鐵場這裏得縮小規模,追求更大的利潤而不是先擴大規模來發展。

可能不大受影響的是騾馬行,但騾馬行也就沒有辦法開辟新的路線。

整個商戰是一個大型的連環,缺一環都可能使整個戰線失利,張瀚這幾年的苦功完全白費。

張瀚需要現銀,大量的現銀!

李國賓眼神十分毒辣,張瀚沉默了一小會兒,他便略帶緊張的道:“其實張東主可以設法與朝廷打打交道。”

張瀚面露思索之色,馬化先說道:“李先生的意思是不是賣鐵給工部?”

李國賓道:“正是,現在我知道因為遼事,兵部和工部都要鑄打大量的鎧甲和兵器,要緊的是鳥銃等火器,特別是火炮,用鐵料銀甚多,每月均要買進大量鐵料。現在工部主要是買福建的方毛鐵為主,若是張東主能說動工部官員,采買晉鐵,恐怕每年百萬精鐵一下子就能出脫不少。”

張瀚道:“李先生果然好算計,這也算給我們點了一條明路,在下等人謝過。”

其實不僅是李國賓所說,這一陣子靈丘商會的幾個重要的理事也在擔憂產量過剩的問題。民間當然大量缺鐵,不過利潤最高精鐵在民間需求量並不如普通的生鐵大,精鐵質量很好,但用它的定是中產或富戶,晉鐵如果慢慢搶占市場,這一塊遲早能搶過來,但對張瀚來說有些過於緩慢了。

“另外還有一條路子……”李國賓有些猶豫,但還是接著說道:“現在頗有一些商家暗中備辦海船,在天津或是江南一帶出海,有人往南洋,北方船多半往倭國去。江南的船,多以瓷器,生絲料,絹綢和茶葉為主,往倭國去的,有各種皮貨,也有大量的鐵器。一船貨去,獲利最少一倍到兩倍,再帶回倭人或紅毛番人的貨物,比如自鳴鐘,毛料,倭扇,刀,俵物等貨物,獲利亦是不小,一來一返,獲利頗豐。鐵料一塊,如果以現在靈丘精鐵的價格,制成各種鐵器,船到日本後,獲利最少在兩倍。”

張瀚聞言,倒是真的眼前一亮!

對日本的貿易在崇禎中期才被鄭芝龍壟斷,現在應該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南洋海面是以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為主,荷蘭人的東印度公司則是後來居上,荷蘭人的海軍實力已經遠超那些老牌帝國,以共和國為核心的荷蘭其實也是一個超大的公司,基本上都是由商人組成的商會勢力構成,和歐洲的銀行業行會一樣,荷蘭人的海上公司也是彼此制約,盡可能的把利益最大化。

短短時間,荷蘭就擁有幾萬艘商船,其實也就是幾萬艘隨時可以武裝的艦艇,戰艦的數量也在歐洲稱冠。

後來制霸海洋,殖民地遍及全球的英國剛剛擺脫了西班牙人的制約,開始後來居上的奮起直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