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進度(第2/2頁)

終於輪到湯望宗這一隊,他吆喝著各人按隊列步伐跟上跑,一個新兵反應慢了,拖著他那個伍跑慢了好幾步,湯望宗沖上前去,把人叫出來,宣布按條例處罰,那個新兵苦笑著應承下來,接著趴在地上被打了五棍,然後那個新兵揉著屁股跟著跑過去。

校場上時不時的傳來打軍棍的聲響,這些隊官或旗隊長在當鏢師時也沒少挨打,他們把當年受的打加倍還給這些新兵。

有的新兵沖亂了隊列,要打十棍或最重的二十棍,受刑完之後他們沒有辦法繼續跑,趴在地上等著敷藥,對他們的懲罰就是取消中午的午飯,一直到他們的棍傷恢復可以參加訓練時才會恢復。

也有人被懲罰掃食堂或廁所,根據所犯過錯的嚴重程度來決定地方和天數。

兩個司的弓手還沒有完整的軍法,現有的還只是規矩,有的是鏢師那邊帶過來的,也有的是張瀚和王長富商量好了才訂下來的新規定,現在還在慢慢的一步步的摸索著。

和明軍不同的就是這裏沒有斬刑,除了打軍棍也沒有別的肉刑,基本上都是以軍棍或勞動來解決刑罰,最嚴重的是關禁閉,再下一步就是開革了。

現在弓手們還沒有意識到自己最終是要被帶上戰場,他們只是象羊群一樣被驅趕著做自己份內的事。

張瀚每天會騎馬在校場轉一圈,他自己最近每天都在和王長富研究兵法和打仗的事,每當校場上軍人跑圈的時候他也在一邊看著,就象是一個看著自己羊群的老農一樣。

……

“東主,俺來了。”

頭發花白,笑容滿面的李祥符大步走了進來,他站在公事房的正中向張瀚說話。

“老李坐下,我看完手頭的東西。”張瀚坐在書房裏的桌前,兩邊都用聚耀燭台點了十幾二十支的燭火,這樣的亮度可以保證不傷眼,反正他有的是銀子,愛點多少點多少。

李玉景坐在一邊等著,他招呼李祥符坐在自己身邊。

張瀚最近終於趕上了進度,他桌上擺的是這個月各地送來的帳本和報表,七月是盛夏,天氣熱的厲害,各地的商業活動進了一個低潮期,只有在月市時有一個高峰,但也不能和別的月份相比。

這樣的天氣,草原上自給能力很足,各種野菜和板升地的菜田也可以提供蔬菜,糧食的需求也不大。

除了帳本報表,更多的就是抄錄來的各地的情報,其中張瀚最關注的又是京師送來的邸抄和塘報。

遼東那邊只知道開原被打下來了,東虜正在攻擊鐵嶺,鐵嶺守將換成了李如楨,聽說他向蒙古部落求援,有幾個台吉答應李如楨會出兵,李如楨把握很大,京師人心還算穩定,並沒有如前幾次那樣人心惶惶。

另外有個好消息就是萬歷終於下決心把楊鎬換掉,熊廷弼受命為遼東經略,名正言順,老熊在出京之前就上疏言遼東事,就是有名的三方策。

張瀚第一時間拿到了三方策的奏稿,他研究了一下,發覺熊廷弼不愧是後世所有人交口稱贊的戰略大家,人雖未到遼東,已經盡知遼東情弊,三方策要是能成為朝野共識的解決遼事的國策,女真就真的不足為患。

可惜……張瀚冷笑一聲,他知道歷史的走向,也深刻的知道了大明的官員是什麽鳥德性。

“好,管莊和賬房都在,說說吧。”

張瀚推開在桌上堆積如山的表格和賬簿,拿手指捏了捏眼。

“最近兩個月咱們一直在買地。”李玉景道:“各項開銷都很大,買地這一塊,管莊已經支出一萬三,庫中存銀尚有十六萬左右,我奉命提了六萬先過來,只看管莊這邊的情形是怎麽說了。”

李玉景臉色很輕松,張瀚這邊雖然用錢如流水,但進項也大,他這個管帳的沒有什麽財務上的壓力,另外因為遼東戰事和蒙古人需求減少的原因,最近和裕升這邊收貨也放緩了很多,所以預計到入秋時存銀會過三十萬,李玉景感覺底氣很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