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推諉(第2/2頁)

楊鎬苦笑起來,現在想什麽都晚了。

他的頭發也是亂蓬蓬的,連續兩天兩夜楊鎬幾乎都沒有睡的著覺,他的官是必定當不成了,估計也會下獄,正如萬歷二十年時的情形一樣,只是這一次敗的比壬辰倭亂時還要慘的多,楊鎬沒有什麽把握能保住自己的性命。

“怎麽會敗的這麽慘……”楊鎬怎麽也想不明白這一點。

四路明軍,加起來近十萬戰兵,東虜全族才多少人,四路進兵合擊赫圖阿拉,一舉滅此朝食,想到大軍出師之時,自己雖隱隱有些不安,到底還是親眼看到大軍旌旗飄揚的出戰,心中還是有強烈的自豪感和自信……現在麽,一切都不必再提了。

“要緊的還是把我自己摘出去……”楊稿終於打好了底稿,想通了這奏折怎麽寫。

只能把罪過和錯失推到杜松身上,此人是西路主帥,其實也是主力中的主力,貪功冒進,早於其余各路趕到戰場,又冒失過河,分兵三處,導致主力被建虜輕松吃掉,實乃此次大敗的第一罪人。

馬林當然也有罪,兵出三岔堡而撫順關外已經交戰,而該鎮不至,比奴眾趁勝北驅,守備不設,致虜襲營,兵眾亦潰。

寫完這封奏疏,楊鎬叫一個書啟幕僚進來謄寫了,接著給方從哲寫了封告罪的私信,然後便是蒙頭大睡,至於下場如何,已經不是他能左右和努力的了。

……

等楊鎬的奏疏一路攢行趕到京師時,京中仍是一片寧靜。

北方來的駝駱客和馬隊從德勝門川流不息的湧進城來,南邊的第一批漕船還沒到,但從南至北的船只還是很多,把通州張家灣一帶的水面給擠滿了,從張家口到西便門的官道有更多的商旅,東便門一帶也有頗多的遼東客商,這兩年遼東並不太平,但也給了客商不小的商機,頗有一些膽大包天的繼續和建奴暗中貿易,仍然可以販來遼東的皮貨,人參和東珠等硬貨也有一些,因為數量變少了,價格反而翻了幾倍,就算這樣,人們仍然趨之若鶩,畢竟這些貨只要買到手,只有加價賣出去,斷沒有砸在手裏的道理。

流民乞丐似乎還是那麽些人,這兩年天時開始不好,不是地震就是幹旱,要麽就是雪災,四周跑來逃荒乞討的流民很多,但以京師之大,財富之多,這些流民只要一冬天不被凍死,好歹都能混口飯吃,斷然是不會被餓死的。

到處都是貴人的轎子和行商的騾馬,也有小戶人家出門騎乘著毛驢在大道中間慢慢的走著,到崇文門附近,到處都是官店,豪奴們或坐或站,斜著眼看人,路過的行人不免就要加快幾分腳步,不敢在這種地方多做停留。

進了內城,沿街酒樓商號不斷,在寒氣猶存的春風裏招牌幌子在不停的晃動著,行人的臉上露出富足和安寧的表情……萬歷末年的大明,商貿發展的很快,特別是開海之後民間十分富裕,雖然北方開始受災,但南方的繁華依舊,而京城中是權貴階層和富裕階層最為集中的地方,能在這裏買下房子安家立戶的人,要麽是京營,要麽是官宦世家,或是行商,種田的百姓是不會在內城安下家來的。

在街道上也有一些僧道尼姑在行走著,京城中有十幾萬黃冠之流,大戶人家不缺金錢,提前賄賂一下佛祖或是道祖無非是花幾個錢,求個心安最好,是以京中佛寺道觀眾多,也有一些遊方的僧人敲著雲板,在門戶面前化緣乞討。

從崇文門向前不遠,便是皇城方向所在,皇城門內便不是一般人想進便進,塘馬趕到時正是午後,皇城三三兩兩到處都是剛吃了飯在衙門外走動辦事,或是站著閑聊的人群,時不時的有一頂綠呢大轎經過,裏頭坐著的不是部堂也是侍郎,兩邊的人群趕緊讓開道路,由著大轎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