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紅旗(第2/2頁)

正是夕陽西下的時分,春天的太陽下降的比冬天要晚的多,然而眼前的風景和隆冬時節沒有任何的區別,除了太陽有一點光亮和白光外,眼前的天空都是灰蒙蒙的,四處都是一種鐵灰色,督師行轅的地勢很高,楊鎬可以看到沈陽城中諸多的建築和民家,除了塔、寺、廟和學宮等建築是瓦片制成的屋頂外,他的眼前四周就是一幢幢的衙門和各衛的倉房,四周的民家房舍都是茅草頂,幾裏外有一戶人家的草房屋頂似乎被積雪壓跨了,一群人架著梯子正在修補,距離督師衙門很近的地方還有一座軍營,營兵們好象在排隊打晚飯,然後三五成群的沒精打采的蹲在地上吃著晚飯,以前晚飯供應也不一定能正常進行,這陣子因為要出兵,各級將領都盡量保障士兵能吃飽,當然也只是能吃飽而已。

督師大門外有不少人站著來回溜達,楊鎬知道是各部派在這裏等消息的塘馬,一有最新的消息他們會用最快的時間傳報到自己的主將眼前。

這時行轅外的大街上傳來急促的馬蹄聲,不僅是外間的塘馬,還有路過的行人,打掃的火鋪火夫們都停住了腳步或是手上的動作,每人都向馬蹄聲傳來的方向看過去。

天空的鐵灰色好象又向下壓了壓,天色越發晦暗起來,楊鎬也睜大了眼,塘馬一進城就會有人來稟報,他心裏感覺七上八下,十分難安。

“紅旗,是紅旗!”

有人驚呼起來,楊鎬心裏一緊,緊接著他看到有幾匹塘馬飛馳到行轅正門前的大街上,轉角過來時,一柄鮮紅的紅旗摯在塘馬的手中,烈烈北風之下,紅旗舒開飄揚著,隔著老遠,似乎都能聽到風吹絲布時拂響的嘩嘩聲響。

這一下動靜甚大,幾乎所有人都在翹首看向,連那些站在大門和儀門兩邊持槍護衛的親兵也忍不住伸長了脖子。

確實是紅旗,包括楊鎬在內,每個人都看的很清楚,似乎就在一瞬之間,太陽完全沉降了下去,夜色毫不遲疑的占據了整片天空。

楊鎬記不清楚這是第幾次發下紅旗催促用兵,他知道這一次可能還會有密令,也可能會頒下旨意,上次兵部已經下發過皇帝的諭旨,從“得旨”的題頭,再到“具奏”,他幾乎記不大清楚諭旨的具體內容,而唯一記得的便是進兵,即速進兵這些字眼。

塘馬持紅旗一路進來,幾乎每個人的臉色都很難看,越是下層的兵士和民眾,對這一次進兵的疑慮就是越大。

楊鎬深深吸了口氣,他知道,再也不能拖延下去了。

天黑之後,劉鋌的中軍先趕到沈陽,算算時間他在路上應該走了些日子。杜松也派了自己的部將前來,兩人的意思仍然是奏請延長出兵的時間。

杜松的理由是雪大難行,他對勝利倒是抱有強烈的信心,長期的武將生涯使得他漠視生死,也更加渴求勝利。

杜松現在沒有任何的加銜,追思前輩,“太子少保”便是他最想要的榮譽。

劉鋌則請求給他熟悉道路的時間,從涼馬佃出發,一路全是深山密林,道路崎嶇難行,從寬甸出發,到處是溪流,山谷,密林,高山,險隘,明軍要過的第一關就是一路跋涉過鴨兒河,據劉鋌現在探知到的情報,鴨兒河正在漲水,只有四個渡口可以過人和馬,河水深達馬腹,水黑石大,人馬難以涉過,再過深河,過牛毛寨,再抵阿裏不達岡,一路行程又遠,道又難行,而且兩邊有女真寨子人家,敵方必定堅壁清野,並且伏兵暗襲,使明軍不能輕松經過。

東路軍要早走,而且劉鋌算算時間,很難在預期的時間抵達合兵的地點,他請求延期,熟悉道路之後,再算準各路兵的出師時間,以期一並到達。

“不準再拖!”楊鎬換了便服接見這幾個人,南路和北路軍都沒有派人來,他對李如柏和馬林感覺滿意,同時也對杜松和劉鋌充滿憤恨。

楊鎬怒道:“朝廷連發紅旗,豈得再拖進兵時間?二十七日東路軍起行,二十八日西路軍並各路軍起兵,本官在沈陽指揮,各部不得拖延,務要按此時間進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