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皇太極(第2/2頁)

庫爾纏這一次出來,隨員除了幾個筆貼式之外,多半都是兩黃旗的擺牙喇,張瀚的那幾個隨員顯露的氣息居然不比擺牙喇差多少,這叫皇太極十分驚異。

擺牙喇是旗主貴族們的護衛,也是戰時的銳兵,身披三甲,斬陣奪旗,頭腦要十分清楚,武力要遠超普通士兵才能當擺牙喇,武藝是在戰場立身的基礎,除了武藝還得有頭腦,不然的話光有勇敢和武藝的人早就死了,成不了擺牙喇。

一個少年商人,麾下居然有一群堪比擺牙喇的護衛,想想也是有趣的很。

張瀚本人的氣質,皇太極有些把握不住。

看不出少年人的青澀,只有成熟男子的從容不迫,還有眼中的自信,在受到奧巴冷落後,也瞧不出什麽慌亂,照舊落落大方,一直到蒙古人肅客之後才從容離開,加上隨身的硫磺,很容易叫皇太極得出這是個性格冷硬膽大包天追逐利潤的亡命商人的形象。

但又不止如此,張瀚身上還有一些他看不明白的東西,特別是張瀚看向他們的眼神,有一點高興,也有一點欲望達成後的放松,但皇太極似乎還感覺到了一絲敵意,只是這敵意十分的不明顯,叫他有些把握不清,他弄不清是自己的錯覺還是張瀚這個商人確實在一瞬間顯露了出來。

“在這裏不要叫主子。”皇太極溫和的一笑,將手中的書放了下去。

他看的是三國演義,帶插畫的,講的均是行軍布陣的事,皇太極知道有很多誇大不實的地方,但也有不少精采的戰例。

盡管很多女真人嘲諷著漢人的懦弱,但皇太極和大小貝勒們都十分清楚的明白,八旗的軍制和戰法是師承何人。

後金的八旗軍是努兒哈赤一手創立,努兒哈赤的師傅正是大明的遼東總兵,一時名帥李成梁。努兒哈赤是一個好徒弟,跟著李成梁學習多年後掌握了練兵和陣戰之法,加上編旗組織超出其余女真部落松散的組織結構,搶掠戰利品後分配公平,刺激了人們嗜血好戰,多年征戰後,八旗兵已經超過了當年的師傅,已經成為本時空東亞的最強的軍事集團。

師承和學習漢人沒有什麽不光采的,學的越多,戰勝漢人的可能就越大。

“是……”庫爾纏應了聲,接下來小聲的將剛剛的事和盤托出。

“這真是件奇事。”皇太極波瀾不驚的道:“這些蒙古人還真是有趣啊。”

庫爾纏道:“我們要不要知會那張瀚一聲?他適才在席間向我致意過,事先也請紮魯特部的人說過,他想同我們做生意。”

“汗阿瑪已經要和明國大打,明國也不會放過我們,馬市是不指望了。”皇太極沉吟著道:“不過靠人說什麽也不如靠自己,打下沈陽和遼陽,盡得遼東之地,屯田養馬盡數夠了。以前我們靠著馬市和撫賞積累了大量財物,明國人把無用的東珠和人參當成寶貝,用糧食和牛馬來換這些物事,使我們能養育族人,打造兵馬,蓄養戰馬,最終混一女真,所以商道只是略通有無,他們想要我們的物事,我們也要軍需的物品,但絕不能將這事看的太重,一切仰賴他人,最終吃虧的還是自己。”

若張瀚在此,聽得皇太極的這一番話,恐怕對這個已經很高看一眼的歷史人物,還會再次涮新一下認識。

一個蠻荒之地長起來的虜酋之子,見地居然是如此不凡,認識事物如此清楚,當世的大明,不要說萬歷天子或林丹汗,就算那些飽讀詩書,滿口聖人之教的大明的讀書人們,恐怕也說不出這樣飽含樸素道理的話出來。

“不過……”皇太極話鋒一轉,說道:“若有商道來補我們的不足,終究是一件好事情。”

庫爾纏道:“那我去知會他一下?”

“暫且不急。”皇太極道:“他們是要在途中突襲,張瀚也往我大金國方向去,途中會有交會的時機,到時候看,他若一點警覺和決斷沒有,那也就不必管他了。正如我說,凡事靠著別人靠不住,我能救他一次,若往後還有這般麻煩又怎辦,我大金又不能幫他去打通這幾千裏的路途,終究還得是靠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