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靈丘(第2/2頁)

馬車其實是在張瀚一手指導下制成的,包括怎麽制造轉向軸這關鍵的部位都是張瀚的主意,不過這事他自然不會明說,只笑笑便罷了。

李慎明又問道:“每車能拉運多少?”

張瀚道:“原本的大車一車想走快些,就只拉兩千斤,到三千斤就走的很慢,現在這車,每車運四千多斤,照樣走的很快,若是路好些,六七千斤也照樣拉得。”

李慎明先是驚嘆,接著壓低聲音道:“就是說,日後往韃子那邊,照樣用這車去拉?”

“到韃子地界,用的車還要更牢固些。”

從長城出塞,不論是新平堡還是宣府一線,出塞後行程都是好幾千裏,道路也就是在草地上走,很少有現成的類似大明官道的道路,張瀚也是已經考量過,大車的鐵制部件要更多些,打制的更牢固,零件最好是可以通用,這樣維護也方便。中國舊式的大車不僅笨拙,而且木制為多,一旦損壞修理也很困難,但越是這樣還容易壞,新制的馬車不僅鐵制部件多,鐵的質量也要好,零件最好是通用,這樣的話,長途萬裏來回,損壞率低,維護方便,運力自然是極為強悍,利潤當然滾滾而來。

如果馬車最終成為張瀚設想的那樣,就算是塞外草原,其實也該奔走自如,俄羅斯廣袤的大地上哪有那麽多道路?那些哥薩克人從歐洲地界一路到中亞,再到西伯利亞,戰爭和移民這幾百年沒有停止過,包括後來統馭龐大的帝國,整個俄羅斯帝國到處都是那種兩輪和四輪的大型馬車,不論是收獲還是遷移,或是支撐擴張戰爭,馬車的作用其實還在火槍之上。沒有後勤,難道火藥和子彈加上補給都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不成?

俄羅斯人靠馬車能做到的事,憑什麽張瀚和他的部下做不到?

所以靈丘之行,也是勢所必然,日後造車用鐵極多,總不能一直靠買,新平堡到大同鎮閩鐵的存量都有限,到遠處買成本也大為增加,十分的不合算。

張瀚揚起馬鞭,指著那些在進堡的大車,笑著道:“遵路兄,日後我們再出門,很可以坐和裕升的載人馬車,那車比騎馬還舒服。”

“到時候再說,還是騎馬痛快些。”

李慎明不是沒坐過馬車出行,顛簸加氣悶,還真不如騎馬,他雖驚異於眼前馬車的形制和運載的能力,但還真不相信,張瀚能制成坐著比騎馬還舒服的車輛。

張瀚也不多說,揚鞭打馬在前,李慎明哈哈一笑,自也是逐馬而追。

……

“遵路兄,這位是鄙家的三叔公。”

一路風塵仆仆到得靈丘已經是七月初,路上走了五天,中間又休整了一天,每日騎馬好幾十裏,聽著輕松,其實是件很累人的事。

在馬背上如果坐姿不確,一個上午下來就是腰腿酸軟,下馬後腿疼腰酸,疲憊之態盡顯無余,張瀚和李慎明等人都是常騎馬了,隨行的蔣家兄弟和梁興等人也是馬術好手,就算這樣,抵達靈丘縣城時,所有人都是疲憊不堪了。

張學曾提前了兩天趕到靈丘,拜會了一些相關人等,待張瀚等人打前站的人到了城裏,張學曾就領著一群人親自到城外來接,張瀚雖然是風塵仆仆,滿臉疲憊,也只能強打起精神來,先替張學曾和李慎明做介紹。

“原來是李先生。”張學曾還沒有說什麽,站在他旁邊的一個中年士紳搶上一步,拱著手,滿臉笑容的道:“學生李大用,曾經到大同拜謁過總兵官,遠遠見過李先生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