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人質(第2/2頁)

當下這蒙古台吉點了點頭,說道:“既然這樣就說定了,只是我們這裏你最好放個人在此,方便彼此聯絡。”

說起正事來,銀錠精明之色也是盡顯,怪不得又是監市官又是守口夷官,果然還是有兩把涮子的。

所謂聯絡人就是人質,當然不能隨意塞個人過來。

張瀚想了想,含笑道:“在下有個小妾,向來寵愛有加,生的也好,在內宅也幫我的手,我看就把她送來吧。”

“漢人小子成親倒也早。”銀錠嘀咕一句,小妾當然不如兄弟子侄一類,但張瀚沒有也沒辦法,妾侍也不錯,做這般大生意,銀錠不要個人放在自己氈包裏,實在有些不大放心。

“至於糧價,”張瀚語意隨和的道:“一石八錢。”

銀錠瞪眼看著張瀚,半晌過後,才道:“不還你價,就是這樣好了。”

現在草原上也是青黃不接的時候,小市還得過一陣才開,而且銀錠這層面的人也知道漢人這邊糧食也漲價了,糧價要回落得等到五月過後了。

待銀錠等人離開,梁宏已經憋不住笑,在馬上笑的差點跌下地來。

“少東主,這一下真好,內宅要安靜的多,咱們大奶奶也少念幾句佛。”

自打金蓮進了門,張宅真是無一日安寧,現在常氏已經開始念佛,張瀚擔心這樣下去母親得吃齋,這一次順手把這燙手炭團給塞出去,他心裏也無比妥帖。

其實這年頭這般的合作有人質很正常,上回麻承恩這總兵叫他入衛所當兵,其實也是一種變相的轄制,張瀚是民身,他這總兵遇事不好下手,若垛集為軍,就算當上掌印指揮了麻承恩想拿也是一句話的事,這事情張瀚沒有答應,但時間久了,和裕升的帳局規模擴大時,遲早會是一個麻煩。

鄭副使那裏倒是還好,有蒲州張家的人情擔待著,不過也不知能維持多久。

梁宏又笑道:“此番糧食全部出手,就算去掉一些雜費開銷,獲利也在一倍以上。少東主,我真是佩服之至。”

囤糧等高價這樣事一般糧店都會做,而且收糧的時候都是等官府征夏秋兩稅時,官府自條鞭法後改征糧為收銀,百姓需得將糧食賣成現銀再拿去交稅,糧商們都在這時壓價,然後稱糧時用入稱,壓斤少兩,多一層盤剝,給付銀子時,再用劣質銀,甚至假銀,劣錢,假錢,種種手段不一而足,平時還有當鋪盤剝,放高利貸印子錢,官府胥吏再盤剝一次,就算豐年百姓日子也是難過,自耕農一年到頭也落不了幾個錢,遇到災年和家裏有了病人,低價賣糧甚至賣房賣地就是惟一選擇。

這事並沒有太多技術含量,也不止張瀚一人在做,只是各家店不會象他這樣冒險激進……資本雄厚的也根本用不著這麽激進,另外就是張瀚打通了往蒙古走私這一條路,論起來還在所有人之前,獲利豐厚自然不在話下。

“這不算什麽,”張瀚笑道:“從人家手裏倒騰一把,還是吃人家剩下來的,要緊的是自己得有收糧的地盤,每年百萬石或是更多,沒有幾十萬畝地固定收著,談何容易。從南邊調糧到底太遠,而且,費用也加了不少。”

張瀚知道糧價上漲只是開始,蒙古人和女真人對糧食的需求也只是開始,而往後大明官方的貿易禁絕,糧價和走私的利潤更是豐厚到無以復加。

兩三年後,遼東女真統治區的糧價從正常的五六錢一石漲到了四兩,後來漲到八兩,最貴時十幾二十兩一石,餓死的人不計其數,那個時候走私到遼東的糧食利潤是多少?

此次梁宏等人俱是不知,不過連梁興和蔣家兄弟在內,這時看向張瀚的眼神只能用佩服二字來形容。

一轉手,過萬兩的銀子已經賺到了手,此前壓的糧食全部脫手,若是普通的糧食,這五萬石糧食得經過幾次小市和相當長的時間才能出手,如果壓到五六月,糧價下調,那便哭也哭不出來。

眼光準的人不多,敢下決心的人便少,諸多條件合而為一的便更少,眼前這位少東,卻是一個很明顯的優點眾多的人物,這般的人,想不成為大人物也難。

張瀚帶著梁興等人的目的也在於此,喇虎中也會慢慢分化,能跟上他腳步又能漸漸脫去惡習的,將來自是留用,一兩年後,逐漸淘汰那些跟不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