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鬼城!鬼城(第2/5頁)

呂蒙像被什麽燙著了似的,臉色一下子變得灰白,他慚愧地垂下頭,不敢再看周瑜。

“我拜托你的,就是要你去做他們的首領!他們雖然悍勇,卻只會搏命而不知兵法。我要你去訓練他們,把他們練成既能搏命也能聽命的戰士。在三個月內,將這二百人練至百人以內!”周瑜厲聲道,完了,又加了一句作為補充,“因為人多無用。”

“知道了,大都督給一道令符,我這就去鬼城。”呂蒙慨然答道。直到這時,他的勇毅和果敢才完全顯示了出來。似乎他答應的,不過是一件再尋常不過的小事。周瑜滿意地看到這一點。

“令符無用,他們不認。”周瑜笑道。

“那麽,我又如何讓我們認我?”呂蒙面露狐疑。

周瑜把手中的烏簫遞給了呂蒙,指點道:“你執它入城,直至後殿正中,吹響長簫。他們便會一切聽命於你。”

呂蒙接過那支烏簫,沉著道:“末將明白了。”

“還欠一個東西!”周瑜深深地注視著呂蒙,似乎那是一個難以啟齒的東西,在考驗他們之間的信任。

“大都督盡管拿去!”呂蒙挺了挺身子,“呂蒙這條性命早就是大都督的!”

周瑜卻只是笑了笑。“把你的兵志給我!”他說。

呂蒙忙摘下脖子上的吳錢,默默交給了周瑜。

周瑜接過,突然“嘎”的一聲將其掰成兩半。他留一半執置於掌中,另一半遞給了呂蒙。“三個月後,會有人執我這半邊兵志前來找你。無論此人是誰,也無論此人下達什麽命令,傳達的都是我的話。你即刻率隊出發,完成使命。”周瑜盯著他的眼睛,下了最後的命令。

呂蒙的回答只有一個簡短的“是”字!而後,他便低下頭,雙手執簫,朝周瑜匆匆一揖,飛快地掉頭下山去了。

孫權回到吳宮的時候,已近子時,群殿的燈火幾近熄滅,直至走到大堂近前,又見幾簇燭火在明亮地搖曳。按照宮裏的規矩,陪侍的宮女們都休息去了。盤坐在錦墊上的,是幾個衣著淡雅的樂女。她們正按照他的命令,演練擊奏鐘樂。

一眼望去,那剩下的編鐘和賜給大都督府的那座毫無區別,一樣的輝煌精美,一樣分上中下三排,近看好像高高懸掛的古老戰陣,遠看像燦爛的花朵;一樣按由大及小的順序,分為琥鐘、贏司鐘、揭鐘和最大的一座大傅鐘。

孫權從宮門外踱入大殿時,樂音正行進在沉緩的低音部分,他的情緒本來低沉,聽著這樣的奏樂,覺得正暗合自己的心境,不覺將腳步放得更慢了些。

鐘聲像一條奔流在大河底部的暗流,發出一陣陣低沉又深邃的回聲,令人想起那最遙遠最隱秘的內心世界……

孫權聆聽著,漸漸墜入了自己的心事之中。然而,忽然之間,一個月牙臉的樂女在敲擊最右邊的大傅鐘時,手腕不自覺地哆嗦了一下,臉色一下子變成灰白。那音不對!她的表情在說。很快,在身旁踱步的孫權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他停下步子,沉吟著。可其他的樂女卻全然未察,那鐘聲高高低低,繼續往前。然而,又是一個低音出現了。那月牙臉的樂女面露驚慌,不得不再次硬著頭皮擊打了一下大傅鐘。果然,那殘缺的破音又一次奏響了。

“停!”孫權厲嗔道,同時望向那個樂女。

那可憐的樂女瑟縮著身子,臉上一絲血色全無。

“都下去吧!”孫權朝她們揮了揮手。

樂女們驚惶地站起身來,迅速又小心地退出去了。

孫權走向那座大傅鐘,湊近了,細細端詳,那大傅鐘燦爛如故,卻看不出任何異常。

孫權圍著那大傅鐘緩緩地踱著步子,在走到那鐘身背面時,突然愣住了。有拇指那樣大小的一塊,粗看與其他部位無異,細看卻閃著不一樣的暗光。那金屬表面明顯被什麽人用刀劍之類的利器削去,露出更加柔軟平滑的內部截面。孫權湊近了看時,果然看見那截面上鍥著兩行細細的用劍鋒刻下的小楷,寫的是:“吾命不絕城不下,吾命絕而城得。”

孫權又是一愣,但他很快反應過來是何人所寫,這字又是什麽意思。他踟躕著、沉思著,凝視那字跡半晌之後,忍不住仰天長嘆,含淚自語:“公瑾有取荊之策了……”

就在孫權擡頭的一瞬間,他看見那把已經贈予周瑜的王劍,又回懸於大堂的劍架上,他一怔,隨即大步上前。“好!”他沉吟著,一把抓過劍鞘,抽出那斷劍,在那鐫字的鐘面上奮力一刮!頓時,那珍貴的字跡隨著劍鋒劃出的一道弧光,徹底消失了。只余一塊平淡無奇的金屬斷面,在燭影裏發出幽暗的光。

他平靜地將斷劍入鞘,從容地轉身,離開了大堂。

和周瑜告別之後,呂蒙便背上小小的圓包裹,胸前裹著滲血的綁帶,手執烏簫,跨過“絕命嶺”,涉過護城河,在第二天黃昏時分,來到了傳說中的“鬼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