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 進去了結他吧(第2/2頁)

但是話聽到夏文耳中,自然是另外一回事,所有皇子,年滿十歲就要送到書院去,這是什麽意思?

人質?

興許徐傑真有這個意思。

夏文想到這裏,自然是不願意的,但是心中不願意,夏文口中卻還說:“太師願意教導皇子皇孫,那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也請太師幫朕考教著,看看哪個皇子皇孫才德兼備,適合繼承大統。”

夏文這一語,不知是不是也有試探之意。

徐傑卻直白答道:“臣正有此意,到時候也當好好考教,尋找合適之人,如此江山社稷才能蒸蒸日上。”

夏文胸口好似被巨力擊打了一般,陡然間喘不過氣來,好似有一座無形的枷鎖,如何也要把他這個皇帝陛下鎖住。

便聽徐傑又問:“陛下以為如何?”

“再好不過,再好不過。”夏文答著。

徐傑點頭,指著小院,說道:“陛下下旨吧。”

夏文回頭看著不遠跟著的一眾太監內官,招招手。

幾個太監近前,夏文看了看徐傑,然後下令:“進去了結他吧。”

一眾太監聞言,倒也不驚,尋來白綾,找來樓梯,就入了院中。

院內驚慌失措的聲音傳來。

徐傑忽然又問一語:“陛下可是秘密見過拓跋浩?”

夏文被這一語定在了當場。

徐傑又問:“陛下不見李直,大概是覺得李直不是成事之人,陛下見那拓跋浩,必然是覺得拓跋浩是那成事之人。陛下若是不想見臣,不想每次見臣都惶恐不安,臣便少在陛下面前出現就是,往後這朝會,臣也就不來了。過幾年,這京城,臣也不來了。陛下寬心。”

徐傑話語,一直是這麽隨意,這麽輕描淡寫,好似尋常閑聊,好似無悲無喜。

夏文聽到這裏,已然慌了神,口中立馬一語:“不是朕見那拓跋浩,是那拓跋浩來見的朕,他半夜忽然就出現在朕的面前,劍就橫在朕的脖頸之上,連衛九都來不及反應。朕只是虛與委蛇應承了幾句而已,不曾做過絲毫對不起太師的事情。”

徐傑點頭笑道:“衛九啊衛九,終究是皇家金殿衛。”

夏文連忙接道:“太師萬萬不可誤會了衛九,此事不關乎他。”

“陛下放心,臣不可能對衛九有分毫怨恨,他這一輩子,都會陪在陛下身邊。”徐傑寬慰著夏文。

“這就好這就好,往後再有這樣的事情,朕一定第一時間知會太師。”夏文有些言語無措。

院內傳來一種想咳嗽卻又被憋著的聲音,還有一種嘔吐又吐不出來的聲音。這種聲音,聽起來讓人極為難受。

門外兩人又陷入了沉默,直到這種聲音結束,徐傑方才再開口:“陛下,這天下不能亂,更不能把黎民百姓陷入戰火,陛下乃是天下穩定的基石,所以陛下一定不能有絲毫意外,生命脆弱,陛下一定要多多保重。”

徐傑的話語,說出來是關心。聽起來,卻又像威脅。

卻聽徐傑還說:“這金殿衛啊,實在是凋零了,刺客都把劍放在了陛下的脖頸之上,金殿衛卻還束手無策,看來這金殿衛是要添加人手了,臣有一人推薦給陛下,還請陛下應允,此人定可保陛下安危,教這天下再也無人敢如此行事。”

“太師推薦之人,定是那武藝無人能敵之輩,太師安排就是。”夏文心中的為難,難以言表。拓跋浩只身入皇城,劍架脖頸,實在可怕,金殿衛是真要添加人手了。但是徐傑推薦的人,說是保護不差,難道就不是另外一種監視與威脅了嗎?

“陛下,臣有一族弟,年方十八,劍法通神,住皇宮一隅,可保皇城從此無患。”徐傑推薦之人,徐小刀。

“極好極好!”夏文答著,有點欣喜,也有點失望。

失望的是一個十八歲的少年,劍法再如何通神,也不可能如徐傑說的那般真能保護他的安危。欣喜也是一個十八歲的少年,在衛九面前,終究是不能真的威脅到他的安危。

夏文答應了下來,徐傑也就不再多言,拱手:“臣告退了。”

夏文看了看那座小院,轉頭:“朕送太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