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一針見血(第2/3頁)

徐傑答了一語:“老王上覺得可還有回旋的余地?”

老拓跋王腦中飛快運轉,口中急忙說道:“有,有。既然室韋從今往後當真背盟了,那邊有回旋的余地。太師可有興趣聽我一言。”

徐傑捋了捋座下瘦馬的鬃毛,腦中也在思慮,口中一語:“老王上且說來聽聽。”

老拓跋王立馬答道:“徐太師,室韋乃虎狼之族,既然背盟,必然興兵來討。我拓跋百姓屠殺不得,我拓跋大軍更不能折損太多。太師以為然否?”

徐傑點點頭,答道:“老王上言之有理啊,這一語倒是值得千金。適才在下心中倒也是這麽個思慮。”

為何老拓跋王的話語有理?因為拓跋一旦真的百姓被屠,軍將損失慘重。還拿什麽抵抗室韋人?若是讓室韋人輕易就滅了拓跋,大華豈不是立馬就會遭殃?

只有室韋人與拓跋人打得死去活來,才能給徐傑更多的時間去準備,才能讓徐傑下一次從容面對,不必如此拿命冒險。

老拓跋王聞言面色一喜,又道:“徐太師胸有溝壑,自然能通此節。室韋既然背盟,那我拓跋也可背盟,我拓跋願與大華世代修好,再也不起爭端。”

徐傑卻是搖搖頭:“世代修好沒有必要,也不過是句空話,來日我還要提兵來討拓跋。老王上不若先說說今日之事該如何是好?你兒子殺我軍將,殺我百姓,總要有個說法不是?”

老拓跋王沉默了,沉默了許久。

徐傑已然開口:“老王上,你那兒子既然入了我大華,那就不能讓他輕易回來,長安城內二十萬京畿禁軍已經趕到,大同十萬精銳鐵甲月內也會趕到。這場決戰,倒是我大華虧了,在西北決戰,不知多少生靈塗炭。倒也不知你那兒子有沒有老王上這般智慧。我就留在拓跋不走了,幫你們修一修城池,往後也好擋一擋室韋大軍。”

徐傑話語虛虛實實,卻也極為真實。因為室韋人真的要從大同撤退了,袁青山即便不敢派十萬大軍往西北而來,也會派五六萬來支援西北。

老拓跋王終於開口:“徐太師,我隨你去汴京如何?我帶著他們,帶著這些老幼,隨你去汴京,去請罪,太師意下如何?”

徐傑低頭,輕輕拍著瘦馬的脖頸,假作了一番猶豫,說道:“老王上就不怕我拿了你,卻不守承諾?”

老拓跋王直言答道:“徐太師豈會真讓室韋人一家獨大?”

徐傑終於笑了出來,卻說了一語:“在下見蒙德可汗之時,他用一語形容過在下。老王上想不想聽聽室韋無上大可汗遙粘蒙德之語?”

老拓跋王聽得徐傑還與遙粘蒙德見過面,連忙問道:“他說了什麽話語?”

“蒙德可汗說我,既要驅狼逐虎,又想射狼射虎,還想吃狼吃虎。蒙德可汗此語,老王上覺得他說得對不對?”徐傑問道,說完大笑起來,笑得極為暢快,這段時間的戰戰兢兢,這段時間疲於奔命,這段時間的擔憂著急,好似都隨大笑之聲發泄了出去。

老拓跋王聞言心中寒意叢生,口中答道:“蒙德可汗當真說得對,說得一針見血,徐太師竟然讓我心中發起了寒意。可畏啊,後生可畏啊。”

徐傑忽然笑意一止,眉頭一獰,又問出一句誅心之語:“老王上,再問你一言,你覺得你那兒子,此番之後,還能與遙粘蒙德談得攏嗎?還能把這背過的盟約談回來嗎?”

老拓跋王渾身一震,盯著徐傑,兩眼愣神。他心中所想,似乎被徐傑完全看穿了一般。他是真想過此番之後,自己兒子該與遙粘蒙德在會一面,期望這背過去的盟約,能再談回來。唯有如此,才是對拓跋最有利的局面。

因為老拓跋王知道,不論徐傑是如何從室韋草原到得拓跋境內的,其中必然有陰謀,徐傑的陰謀,那就是拓跋與室韋的誤會。既然是誤會,總會有解釋清楚的可能。

老拓跋王不在乎生死,只要保得住臣民百姓,保得住國家基石,去汴京受辱、受死,皆是無妨。

老拓跋王有些失色,實在沒有料到徐傑會把他內心之中最後一點期盼看得如此明白。

便聽徐傑還道:“老王上,遙粘蒙德吃了大虧,總要從哪裏找補回來,大同那裏沒有牛羊,更沒有馬匹。他不想我吃狼吃虎,大概只有讓自己這只虎先把狼吃了,如此一切就簡單了。遙粘蒙德是有雄才大略之人,倒也不知你兒子有沒有這般雄才大略。老王上隨我去了汴京,留你兒子一人,怕是難啊。”

老拓跋王沉默著,面色陰晴不定。所有人的目光都聚在他身上,有人目光呆滯,聽不懂徐傑與老拓跋王言語中的機鋒,有人面色焦急,深深的擔憂與驚恐,顯然是聽得懂其中的機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