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室韋紮木海(第2/3頁)

王元朗還是那個王元朗,王元朗,便也是歐陽正那般的人物。

今日這一宴,對於徐傑來說,意義重大。

酒宴也輕松了,酒過三巡,徐傑直白開口:“王樞密,怕是還要勞煩你,邊鎮之事,缺一人坐鎮。”

王元朗舉著杯子,只道:“分內之事,下官明日就啟程往大同,便與那城池共了生死。”

張立舉杯:“樞密高義!”

“只願能多活幾年,只願能看著這江山代有人才出。”王元朗惆悵一語,當真有一種憂國憂民的大義在身。多活幾年,便是要多照看著邊關明月,更要多看人才輩出,如此才能安然離去。

這個民族,無論什麽時候,總有這些脊梁骨,為萬萬人撐起一片天空。

今日見王元朗的這種情形,讓徐傑松了一口大氣。

讓徐傑往後見謝昉等人,也可以輕松許多。徐傑終究還是又顧及,廢立之事,在這些忠誠老人心中,不知會是個什麽感官。王元朗代表了這些人,今日王元朗的態度變化,也就代表了這一類人並不會真的與徐傑勢不兩立。

興許這個問題上,徐傑也沾了歐陽正的光。

若是真有一幫威望極高的老人與徐傑勢不兩立,起來振臂高呼,那時候的徐傑,必然陷入巨大的麻煩之中。

酒宴隨著這些話語,也就進入尾聲了。

三人慢慢下樓,各自告別而去。

徐傑走在回家的路上,並不顯眼,與來往行人並無什麽兩樣。

興許徐傑是第一個每日獨來獨往的尚書仆射了,從古至今,大概也沒有徐傑這般連車架都少坐,更不帶護衛的宰相。

卻也總有一襲白衣跟在左右,待得徐傑一人行路之時,那白衣就會出來,陪在徐傑身邊,與徐傑用簡單的話語聊上幾句。

徐傑似乎也極其享受這種感覺。

如同萬萬人中普通的一個。

何霽月開口:“最近京城裏出現了許多高手。”

“哪裏收到的消息?”徐傑問道。

“不是收到的消息,只是感覺,內城裏經常能感覺到有一股別樣的氣息來去。甚至尚書省也曾有高手到來。”何霽月答道。

徐傑皺著眉頭,京城裏的高手很少,因為京城裏壓根就不是江湖人的地方,更不是那些高手願意留地方,除了金殿衛,極少有高手會到京城裏來。

金殿衛徐傑是熟悉的,連帶何霽月也慢慢熟悉起來。何霽月既然這麽說了,顯然就是有外來高手在城中到處跑。

徐傑不禁多想了許多,說道:“霽月,若是再有高手在內城遊蕩,你便跟上去,看看這些人有何目的。”

何霽月點頭“嗯”了一下。

徐傑又道:“一定要小心。”

何霽月極為自信,只道:“無人能傷我的,你放心。”

兩人這個話題就算是談完了。

不得多久,何霽月又開口:“父親來信了。”

徐傑腳步一止,轉頭看著何霽月,問道:“不知何掌門來信說了什麽?”

何真卿來信,這就代表了何真卿知道何霽月在哪裏,唯有如此,這信才能寄到何霽月的手上。

“父親說他回家了,甚是想念,叫我也早日回家,不要在京城逗留太久。”

“哦,不若我差人先去提親如何?”徐傑問了一語。

何霽月忽然面色一紅,起步就往前走去,並不理會說出這句話語的徐傑。

這讓直男徐傑有些摸不著頭腦,也不知自己話語哪裏說錯了。

徐傑還在想著這個問題,何霽月已然走到了頭前很遠,卻並不消失在徐傑的視線當中。

徐傑卻還自言自語道:“這是該提親還是不該提親呢?”

該與不該,徐傑本以為會是個有商有量的話題。但是這個時代,這個問題實在不是個有商有量的話題。

登基大典已到,梁伯庸忙前忙後,皺著眉頭不斷來來回回,生怕哪裏出了紕漏。

龍虎山、武當山的道士,再一次星月而來。

祭天大典,依舊還是道士主持。這是許多朝代下來不變的程序。

也代表這個民族對於天地的觀念,也代表這個民族對於神的觀念。不論佛陀如何興盛,祭祀天地祖先,還是道士來主持。

仙神,其實還是人,是這個民族的古人與祖先。人在庇佑著這個民族,歸根結底,就是古人的精神,在庇佑這個民族。

上到玉皇大帝與各位大帝,中到各位星君真君,下到地獄閻王,還有那些門神護衛,緝鬼鐘馗。還有那些廟裏供奉的孔夫子與關二爺。都是人,人能飛升,也就成了仙神,庇護著這個民族千萬年。

徐傑擡頭看著那隨著道長祭拜四方的皇帝夏文,聽著各自祭祀文辭,跟著跪了又拜,拜了又跪。

儀式結束,皇帝在大殿接見群臣,聽得那萬歲萬歲萬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