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驃騎大將軍(第2/3頁)

歐陽正放下瓷碗,嘆氣道:“真如你所言,王樞密並未翻山越嶺奔襲大同城,只是在軍情之中說那順聖城已然是強弩之末,不日便會打破。”

“想來陛下是不信這般言語的,陛下此時大概是不想看到哪個城池破不破的消息了,只想看到常凱徹底兵敗的消息。”徐傑答了一語,也說得切中要害。夏銳又哪裏知道什麽順聖城,這個巨大的國家,城池千千萬,破這個破那個的,對於夏銳來說,並不會有什麽成功的感覺。唯有常凱兵敗而亡這種消息,才能讓夏銳安心。

許仕達出的計謀為何能說服夏銳?就是因為許仕達說奔襲大同,常凱就要敗,好似能一擊致命一般。

“唉……此時緊要之事,便是讓那許仕達推薦金吾衛張立了,此事不成,戰事興許就徹底失控。”歐陽正言語之中,盡是擔憂。

徐傑點頭思索片刻,答道:“老師,此事不難。明日早朝,您只需要在下朝之時拉著張立閑談幾句,讓那許仕達看到即可。”

歐陽正想了想,問道:“這般……興許有用。”

“老師放心,必然有用。那許仕達大聰明沒有,小聰明無數。只要老師與張立閑談一番,許仕達見之,必然以為老師有什麽謀劃,猜測之後,就以為老師謀劃尋張立,必然是謀劃的戰事。他豈能不捷足先登?如此在陛下面前露臉的好機會,他豈能錯過?”徐傑似乎對許仕達了若指掌一般。

歐陽正點頭:“先這般,如若不成,當再想他法。”

說完此語,歐陽正拿起碗,把碗中的米粥一口喝完,又問了一語:“你與文沁可曾圓房?”

歐陽正忽然問了這麽一句,問得徐傑頗為尷尬,答了一聲“嗯”。

“生兒育女之事,乃男兒大事,傳宗接代才能無愧祖宗,有兒為後,大丈夫才能無所畏懼。無後不孝,也讓大丈夫處處掣肘。你當深思。”歐陽正語重心長說道。

這個觀念,在這個時代,無可厚非。卻也說出了歐陽正心中的擔憂,每到緊要關頭,歐陽正別的不關心,關心的就是徐傑有沒有兒子。

興許也印證了歐陽正這麽一個君子的心思。傳宗接代了,男兒大丈夫,死國死家,死就不那麽可怕了。

歐陽正如此想自己,也如此想徐傑。

徐傑認不認同是其次,頭卻在點。

第二日早朝,事情自然是按照徐傑的劇本在演。

下朝之時,歐陽正故意在人群中拉著金吾衛指揮使張立駐足交談,還不是爽朗發笑。

許仕達走過身邊之時,歐陽正還故意開口邀約張立赴宴。

許仕達就這麽走過去,耳中還隱隱聽得歐陽正囑咐張立什麽話語,說著“盡力”、“戰事膠著”、“效死”之類的詞語。

許仕達低頭聽著,腳步緩慢往前走著。

直走到宮門之時,許仕達卻駐足不走了,直等到歐陽正走出宮門,還在思索著什麽。

隨後便見許仕達轉頭又往宮內而回。

禦書房裏,許仕達見到了皇帝夏銳。拜見之後不等夏銳來問,便已然開口:“陛下,臣近幾日思前想後,關於邊鎮戰事,臣有幾言稟奏。”

“說來。”夏銳對於戰事,也是真的關心。

“戰事如此不利,王樞密身為領兵大帥,責不可避。陛下也幾番說過要換可用之帥。臣思前想後,覺得滿朝文武,似無堪此大用之輩。想來想去,卻讓臣想到了一人。此人以往深得先皇信任,也曾臨危不懼,忠心不二,更做過力挽狂瀾之舉,正是堪用之良帥。”許仕達還賣起了關子。正如徐傑所言,許仕達就是要捷足先登,要在皇帝面前出彩露臉。

夏銳自然連忙問道:“你說的是何人?”

“陛下,正是那面對李啟明十幾萬禁軍而不懼的金吾衛指揮使張立,張立有此大勇,必能領大軍沉著謀略,冷靜指揮,一舉擊破反賊常凱。”許仕達答道。許仕達先推薦常凱,不僅是為了在夏銳面前出彩,還有另外一想。

夏銳聞言思索起來,在回憶著李啟明率兵圍皇城的事情,那時候的夏銳,也在皇城之內,還是徐傑安排夏銳穿著士卒的鐵甲混入皇城保安全。

那時候對於張立的印象,並不深刻,因為夏銳那時候的注意力,都在徐傑身上。此時聽得許仕達之言,忽然覺得還真是許仕達說的那麽回事。

張立麾下不過一萬多人馬,卻敢面對十幾萬禁軍,在城頭上還率領麾下打退了禁軍的進攻。

想到這裏,夏銳面色一喜,說道:“好,許仕達,你立功了,若不是你今日來說著幾句話語,朕還當真想不起來張立是如此人才,此人忠心自不用說,還真有臨危不懼的做派,敵眾我寡,作戰也毫不退縮,當真是堪用之才。你此時來舉薦張立,有功,當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