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這邊來,這邊來(第2/3頁)

但是一個人就這麽趴在地上,趴在草叢裏,從高聳的院墻上灑落了最後一點陽光,陽光就照射在他身上。

徐傑低頭看著他,滿臉的汙垢,長發結成一團一團,發出陣陣的惡臭,徐傑甚至以為面前這人不是夏文,因為夏文風度翩翩,眉清目秀。眼前這人骨瘦如柴,目光呆滯,猶如乞丐。

“徐文遠?”夏文開口一語。

就這一語,徐傑知道,夏文精神並無問題,沒有如夏翰那般瘋癲。

徐傑輕輕點點頭。

夏文坐了起來,忽然仰天哈哈大笑。

徐傑應該是來殺人的,但是徐傑的手,卻並不在刀柄之上。

笑完的夏文,看著徐傑,問了一語:“老三?是老三,哈哈……徐文遠,你好厲害,好厲害啊!竟然真讓老三成了,哈哈……世事難料,世事難料!”

夏文在這裏,沒有一人敢與他交談,更不知道這處小院之外的任何事情,見到徐傑出現在這裏,已然懂了許多。

徐傑輕輕點點頭,確認了夏文的猜測。徐傑也就這麽看著夏文,看著夏文坐在草叢之中,看著夏文還挪一挪位置,去找那最後的一線陽光。

忽然,徐傑轉身了。

看得徐傑轉身的夏文,臉上有一些錯愕,大概夏文也知道徐傑出現在這裏代表著什麽,但是徐傑沒有做。擂台上已經一敗塗地的人,徐傑終究還是沒有抽刀上前趕盡殺絕。

已經快到門口的徐傑,聽得夏文問了一語:“我一直不明白,不明白你為何寧願去幫老三也不願幫我,我到底是哪裏不如老三,老三到底有何魅力。”

徐傑並未回頭,門再一次被釘板釘得死死,還有一個軍漢從門邊一個半尺大小的洞中往裏塞著食物。

夏文,在徐傑心中其實印象並不差,一個聖賢子弟,甚至到最後還在拉攏著徐傑。讓徐傑實在難以有多少壞印象。

徐傑再一次回到靈堂之中,還未來得及跪到夏銳身後,夏銳已然轉頭來問:“妥了嗎?”

徐傑搖搖頭,答了一語:“殿下,人心之事,臣覺得多少還是要有一些顧及,如此當是殿下仁德之名。”

夏銳面色一沉,轉過頭去,不再言語。

徐傑忽然有幾分莫名的心虛之感,毫無來由的感覺。

夜深人靜,徐傑才從皇城而出。

梁伯庸卻還坐在衙門口的石墩之上,直到等到徐傑,梁伯庸滿臉的激動,上前說道:“文遠,文遠,你回來就好,你回來就好啊。回來就好。”

徐傑拍了拍梁伯庸的後背,點點頭。一切盡在不言中。

梁伯庸知道自己寫的東西代表了什麽,徐傑能回來,顯然也代表了什麽。

梁伯庸連忙上前去推大門,迎著徐傑進去。

兩人一直走到書房之內,梁伯庸才開口再說話語:“文遠,我這輩子,再也不做那事了,給多少錢都不做了。”

梁伯庸的意思是這輩子再也不做模仿他人字跡的事情了。

徐傑坐在案幾之後,書房案幾上也有高高的卷宗,徐傑忽然長嘆了一口氣,說了一語:“伯庸兄,過些時日,咱們回大江吧?”

梁伯庸答了一語:“回去過年?過年還早呢,再說了,新政在即,想來朝廷也不會放你回家。”

徐傑搖了搖頭,梁伯庸在一旁幫徐傑挑燈,徐傑拿起了卷宗,低頭看得幾眼,心神不寧,看不進去。

徐傑又定了定心神,再去看。

對於徐傑來說,這卷宗到底重要嗎?每一卷,都關乎一家老小。別人的一家老小,興許對於此時的徐傑而言,當真重要。

徐傑大概是怕,怕自己隨意大筆一揮,就是百十口人的悲慘。

心地善良與否,不知該如何去評價。

梁伯庸此時心情好似不錯,還幫著徐傑慢慢翻閱,也給徐傑說著其中每個人的情況,牽涉什麽事情之類。

夜已更深,徐傑沒有絲毫睡意,這個夜晚,徐傑難以入眠。

眼睛酸澀之時,徐傑擡起頭,忽然問了一語:“伯庸兄,你對未來可有期望?想當個什麽官?”

梁伯庸以為徐傑在與他談笑,嘿嘿一笑,答道:“讀書嘛,總想個出將入相,位極人臣。便也是光宗耀祖,福遺子孫。”

徐傑點點頭,心中大概是想把剛才的話語收回來,不該叫梁伯庸一起回大江。

“伯庸兄去尚書省如何?”徐傑又問。

“那是最好不過的,在尚書省待幾年,放個好地方任一任主官,再回京,大致是如此了。”梁伯庸笑道,心中也大概知道自己不說平步青雲扶搖直上,但是按部就班,應該也是順順利利。徐傑今日安穩回來了,就代表了一切。

徐傑點點頭,低頭又看起了卷宗。

待得再起身一看,天已魚肚泛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