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誅殺亂臣賊子(第2/3頁)

“樞密,你看,白幡越來越多了,頭前卑職還沒有看到這麽多。”

李啟明卻是轉頭一語:“派人回去問問,再問問有沒有宮裏的人上門。”

解冰聽得對話,愣了愣,也往北邊望去,皇宮遙遠,卻真能看到皇宮之內無數白點閃爍。

解冰明白這代表了什麽,好似也明白了李啟明為何忽然到了摘星樓來,手中拔出一般的劍停住了,側耳去聽樓之人的談話。

樓上話語不斷,無數人開口在說,唯有李啟明好似並未再說話。

許久。

許久之後,解冰終於聽到了李啟明忽然大喊一語:“來人,出城傳令馮標,帶兵入城!啟功,你親自去督陣!”

李啟明終於在猶豫之後決定了下來,要入宮,無論如何要入宮。

李啟明話音剛落,解冰便看到一人從窗外飛躍下樓,一躍就是百十步之外,突如其來的人影閃過,嚇得緊張不已的解冰手中的劍都掉落在地,心中大概也在慶幸,慶幸自己沒有去送死。

解冰聽得李啟明竟然叫人帶兵入城,忽然想到了什麽,立馬心急如焚,劍已放下,出了閨房,也顧不得那麽多,急忙下樓往緝事廠而去,大概是想著趕緊去給徐傑報信。

只是那緝事廠,早已人去樓空。

這京城,三百年來,第一次真正的兵荒馬亂。

有老頭站在自己院門之後,聽著門外人馬呼喊之聲,捶胸頓足,痛心疾首,口中好似在哭一般:“天塌嘍,天塌嘍了!”

一旁站著一個十多歲的儒生少年,大概就是這老頭的孫子,還頗有興致透過門縫往外面大街去看,口中問了一句:“祖父,什麽天塌了?”

老頭哭喊一語:“司馬昭,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祖父,我知道你說的是什麽,你說的是李啟明帶兵入城,說他是司馬昭。”少年還真有幾分見地,臉上也義憤填膺起來。又道:“祖父,孫兒現在出門去,去約上三五好友,孫兒那些好友,都是忠心為國之輩,在此國難之際,定要為國效死!”

這少年,還真有一腔熱血。說著話語,還真準備去取下門栓出門。

不想這捶胸頓足的老頭,連忙一把拉住自己的孫子,口中說道:“我的好孫兒,可不得做傻事,可不得做傻事,那些丘八不讀聖賢,說不通道理的,動刀可是要殺人的。”

少年聞言面色一白,好似也有心虛,卻是又道:“世間之事,總有一個道理在,君就是君,臣就是臣,無君無父,不君不臣,豈能容之?李啟明又如何?李啟明就能不講道理了嗎?”

痛心疾首的老頭,此時更是緊緊抱住自己的孫子,口中直道:“孫兒啊,什麽道理不道理的,隨他們去,隨他們去,我們在家裏,不出門。”

少年看著自己的祖父,問了一語:“祖父,你也是朝廷命官,雖然官職不高,但是食君之祿忠君之事,當隨我同去。”

“不去不去,孫兒,咱們不去,咱們回書房去,去讀書,走走,去讀書。”老頭一邊說著,一邊把十多歲的孫子往裏面拉。

徐傑,早已站在了皇城城墻之上,李啟明來了,老皇帝死了,李啟明真的來了。

老皇帝如何死的?因為徐傑真的說服了老皇帝,說服了老皇帝行此進取之策。說服老皇帝的關鍵,就是王元朗勞師遠來,卻也不過五萬,打不過李啟明近二十萬人馬。

若是王元朗真的戰敗,皇城真的危險了。能讓王元朗勝利的辦法,就是徐傑說的辦法。

老皇帝在哪?老皇帝在北城之下,也就是後宮最北邊。自古皇宮坐北朝南,但是皇宮北面是沒有城門進出的。這也是說服老皇帝的關鍵,一旦事情有變,叫衛二十三等人帶著老皇帝出城而去,去找王元朗。

同老皇帝一起在北邊城墻之下的,還有一個人,夏文。老皇帝似乎一時之間舍不得殺夏文,卻又不能讓夏文留在皇宮裏成了李啟明的傀儡,唯有帶著。

皇宮,是一個坐北朝南的長方形,東西長,南北短。南邊城墻,不過一裏多,卻有四座城門。分別是左掖門,右掖門,大慶門,東角門。顯然這裏是進攻的最佳方向,城門永遠是城池的弱點所在。

徐傑就站在大慶門之上,看著源源不斷的鐵甲從四處聚集而來,人若上百,不過小小一塊,人若上千,已然人多勢眾,人若上萬,就是漫山遍野。

徐傑估算不出城外有多少人,一旁的徐仲卻主動說了一語:“三萬不止!”

徐傑聽到了數目之後,也在學著估算。

一個軍將打馬接近大慶門,這座城門即便是在平時,也鮮少會打開,除了大慶大典皇帝正式親自出宮之外,幾乎是從不打開。

軍將姓魏,樞密院下正三品懷化大將軍,嗓音如鐘,大喝一語:“城頭何人?還不快快開門,樞密院李樞密親到,速速打開宮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