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進取(第2/3頁)

張立聞言下意識看了看自己身上穿的甲胄,外面金色,漂亮至極,卻也是極好的甲胄,厚重不說,保養得也是極好。尋常羽箭,還真射不穿,皇城裏也沒有那等床弩,蹶張硬弩其實也不多,事實還真如徐傑所說的那樣。

張立知道徐傑說得有道理,卻又不敢隨意定奪,想了想,皺眉答了一句:“此事,不若徐指揮使先與陛下稟報之後再定奪?”

徐傑聞言也不多想,只道:“緊要關頭,哪裏顧得這些,若是真要起大戰,守住皇城,什麽罪過也能抵消了,叫人拆,先把城樓拆了。”

張立猶豫片刻,看得徐傑一臉嚴正的模樣,想了想之後,回頭與身後軍將大喊一聲:“來啊,把城樓都拆了,後宮所有的石頭,都搬上城墻來。”

徐傑還加了一語:“若是不夠,把各處大殿頭前的石板也起上來。”

這皇城,什麽都好,就是沒有少了這些雜物。徐傑便是想盡辦法準備守城的東西,皇城廣場上的地板,質量極好,一塊一塊,起出來砸人,想來是很合手的。

張立看得徐傑那認真嚴正的模樣,硬著頭皮又喊了一語:“起,把地磚石都起上來。”

徐傑見得那些軍漢們真的按照命令在行事,安心不少,慢慢往城樓而下。

徐傑此時其實還想去審問一下廣陽王夏文,只是徐傑也知道這個想法不太現實,只要老皇帝沒有立馬下令殺他,稍微回過神來的夏文心中必要還有一絲憧憬,憧憬著李啟明能讓他脫困。如此,普通審問也就沒有意義。動刑十有八九能成,但是徐傑也知道自己不可能在這個時候能去審問夏文。

別說動刑,就是見都不可能。老皇帝不可能應允徐傑所想的那些。

皇城外,李府,李啟明還在等著宮裏的消息,等著皇帝賓天的消息。也等來了王元朗先頭五千騎兵連夜裏都在趕路的消息。

城外禁軍大營,一片靜默,連平常的喧嘩之聲都聽不到,所有軍將士卒,都只能待在營房裏,誰人都不得隨意走動。

似乎人人都知道,即將有大事發生。每個營房裏的竊竊私語,也被來回巡查的軍將打斷無數次。

一切都在爆發邊緣。

徐傑思前想後,還是去見了老皇帝。

這回老皇帝不在垂拱殿,而是在書房的坐榻上躺著,旁邊的飯食早已沒有了一絲熱氣,一旁的茶水也換了一次又一次。

徐傑走了進來,恭敬行禮。

老皇帝並不起身,而是問道:“你不在城墻上督導軍備,來此作甚?”

“陛下,微臣以為,刺殺之事,必有後手,皇城之外,更有人等待著消息,臣以為可以在此處謀劃一二。”其實徐傑更想說的是應該把廣陽王提來嚴刑審問,審問出他與李啟明之間是如何約定的。但是這句話語徐傑終究是沒有說出來。

老皇帝聽到這句話,方才慢慢起身,看著徐傑,問道:“如何謀劃?”

“回稟陛下,陛下聖明,自然之道那些二心之人的謀劃,所以臣之所想,便是在想要不要逼迫李啟明,逼迫他直接動手造反,如此便可一勞永逸,再也不需與之拉拉扯扯難以甘休。”徐傑話語並未直白。

老皇帝卻聽得懂,問道:“逼迫如何?不逼迫又如何?”

“陛下,逼迫其實也是引誘,引誘李啟明起兵謀逆,便是一勞永逸。若是此番李啟明還隱忍不動,之後怕也還是如頭前一般,難以將之……”徐傑做了一個殺人的手勢。

老皇帝雖然坐了起來,但好似全身無力,疲憊不堪。擡手示意了一下,說道:“若是引誘他帶兵謀逆,萬一被他做成了,該如何是好?”

老皇帝原本是想拖,拖到王元朗帶兵入京。

但是徐傑也擔心,擔心即便王元朗帶兵入京了,又能如何?如老皇帝說的那樣,去捉拿李啟明?萬一李啟明有反制的手段呢?萬一李啟明出了京城呢?

萬一爆發一場大戰之後,王元朗兵敗了呢?王元朗遠來,勞師遠征,還是進攻之勢。李啟明不論是守城池,還是守軍營,王元朗五千先鋒,短時間內能拿李啟明怎麽樣?

即便五萬人馬都到了,又能拿李啟明怎麽樣?攻打京畿大營?還是攻打汴京城墻?王元朗兵敗的可能極大,一旦王元朗真的兵敗了,這皇城還真成了孤立無援,幾乎到了任人拿捏的地步。

這個時代又不是有廣播電視,老皇帝的聖旨,在兵荒馬亂之時,能到的幾人面前?王元朗對於老皇帝而言,並非致勝法寶,而是籌碼。是老皇帝在京城與李啟明爭奪的籌碼。徐傑顯然是在想怎麽把籌碼變成致勝法寶。

老皇帝龜縮在皇城裏,李啟明在皇城之外,即便是輿論,李啟明也有反制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