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兩情相悅,江湖再見(第3/3頁)

“回西北,出橫山,去看看拓跋王的部落。”種師道答道,興許種師道忽然明白了一個道理,與其到處拜訪高手,不如真的去與人生死幾遭。因為再如何拜訪,與人比武打鬥,終歸不是真的在拼命。

與徐傑比武,拼不起命來,與先天徐仲比武,連拼命的資格都沒有。

徐傑如今入了先天,還是在那生死之間,這件事情,更讓種師道堅定了心中的信心。所以他要出橫山北去,入那黃沙大漠與草原,去尋拓跋部落,興許也要去尋拓跋王。

徐傑明白,所以徐傑想開口勸一句,徐傑真怕種師道現在就去找拓跋王拼命,那真是與送死沒有區別。但是徐傑忽然又說不出口,因為徐傑自己就是在與一個先天高手拼命的時候入的先天,本有長篇大論,徐傑說不出來,最後唯有一語:“不要死了!”

種師道聞言一笑,答道:“生死有命!”

徐傑看出了種師道的灑脫,這般的灑脫實在讓人擔憂,徐傑終於還是說起了長篇大論:“人總是要死的,不死在這裏,也要死在那裏。這是楊三胖說過的話語,人不過就是生出來,然後死去,最終塵歸塵土歸土。但是這個過程,並非真的一點意義都沒有,可以尋求的東西太多太多。所以,既然生而為人,就該惜命。”

種師道又一拱手,而且還躬身一拜,然後笑著說:“放心,你我必然有再見之日,再見之時,當大戰一場。”

徐傑也回了一禮,說道:“好,我等著,切勿食言!”

種師道轉身,臉上笑意立馬止住了,出門,一躍而走!

徐傑往門外走了進步,擡頭看著種師道消失的背影,喃喃一語:“你應是聰明人。”

徐傑是真不願意種師道就這麽死在沒有人知道的地方,死得毫無意義,這一語,是安慰自己。

回頭,再寫那數字樂譜,寫那哆瑞咪發……

從淮西到京城的路上,徐仲一路都是笑意,懷中放的是親自在老母親那來取來的生辰八字,還有一封歐陽正的書信。身後幾十號人,馬車八兩,天南地北的稀奇東西,甚至還有一些在江南收來的字畫之類,裝得滿滿。

身後還有漢子說道:“大哥,這幾車東西,給出去我都替你舍不得。”

徐仲笑答一語:“我們徐家本是泥腿漢,這門親事算是我們徐家高攀了,也是傑兒的造化,我們門第不高,但是也不能失了禮節臉面,有什麽舍不得的,該給就得給,待得傑兒往後有了一番成就,我們徐傑當也是高門。”

漢子聞言也笑:“大哥說的自然沒錯,錢財而已嘛,身外之物,若是往後傑兒能出將入相的,那才是光宗耀祖。”

徐仲聞言,連連點頭:“對,就是這個道理。往後徐家,當也是書香高門。你兒子不是生了個孫兒嗎?當請個好老師,好好讀書。往後鎮子裏的孩童,都得上學堂,待得從京城回去了,就去請老師,在鎮子裏建一個大學堂,往後徐家子弟,都要是讀書人。”

“好,這般好!”

“大哥,這件事情兄弟們一定支持。”

“是極,花多少錢都是樂意的。”

“大哥,去江南請,江南的先生學識高,花多少錢也值得。”

徐仲回頭看得一眾老兄弟興高采烈的,極為欣慰,答道:“那就到江南請先生,還得多買書,往後哪裏有賣書的,就到哪裏去買。我等是泥腿漢,往後子孫一定都是讀書人,這般徐家才能經久不息。”

此時有個愣頭的問了一句:“大哥,那這江湖還走不走?”

徐仲聞言也有點詫異,想了想,答道:“江湖也得走,讀不進書的就去練武,終歸都要學一樣。”

那愣頭之人說道:“大哥,我那兒子愣頭愣腦的,生個孫子興許也是愣頭愣腦的,往後怕是讀不進書。”

漢子話語有些泄氣。

徐仲笑道:“胡說八道,你這廝自己愣頭,你兒子就比你好多了,你孫子必然是個聰慧的人。”

漢子似乎不太信,因為他爹當年也是個五大三粗的愣頭漢子,所以還是擔憂一語:“最好是這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