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時代……(第2/2頁)

這也導致了歐陽正當年落難之時,滿朝文武竟然沒有一人為其出言。皇帝夏乾貶謫歐陽正,興許也有一時氣頭上的怒意,也有嚇唬歐陽正維護自己面子與威嚴的想法。

若是那時候,但凡有幾個能說得上話的人從中斡旋緩和,或者把事情拖上一拖,讓皇帝有個台階下,讓皇帝息怒,歐陽正也許就不會在大江郡教書十幾年了。

夏乾與歐陽正之間的君臣情義並非沒有,卻也就這般好像沒有了。

興許其中也有歐陽正自己的原因,年輕意氣重,受寵正隆不免也會讓他有些驕傲、驕縱,也讓他不知拐彎,過於剛直,許多行事手段也不顧及旁人。若是現在的歐陽正再碰到當年之事,興許結局就不一樣了。

清流這種名聲,一直在歐陽正頭上,文人誇他的也不少,但就是朝中文武,十幾年來沒有一人在皇帝面前提過歐陽正這個名字半句。歐陽正單以政治而言,其實是失敗的。歐陽正能謀的名聲,也主要來自當年那一場比較成功的改革,其實許多人也都知道這場改革改得太是時候了,恰好在室韋人南下之前,恰好為朝廷攢下了一場如此大戰的家底。

只是如今,歐陽正當年的那些改革,大多成了一紙空文,有些直接在朝會上被廢除了,未廢除的也大多無人再當回事。那些條文終究只是條文,實施條文的人才是主要。

如今草原室韋人偃旗息鼓,年輕的一代人也長大成人,邊鎮的長城也修得更加完善,當年那一場大戰,成了許多人的赫赫軍功,甚至在有心人的鼓吹之下,那一場大戰就是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大華軍將勇猛無敵,室韋小賊抱頭鼠竄。天子禦駕親征,威服蠻夷!

時代變了,居安思危總有人說,卻少有人真正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