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一章 修史(第2/3頁)

“願效微勞,只是不知要幫什麽?”

“現在還不好說,我此來只為提前打聲招呼。”嚴微再不提修史的事情,一味只是閑聊,談論學問,說起於瞻投奔思過谷,頗為羨慕,直至二更方才告退。

皇帝那邊的酒宴還在繼續,徐礎已經上床睡下。

連行數日,趕到鄴城,接駕儀式更加宏大,觀禮軍民從城外十裏一直排到城裏,“萬歲”之聲持續不絕。

徐礎一直沒有得到召見,譚無謂忙前忙後,偶爾見面,只能匆匆說上幾句話。

可皇帝也沒說不見人,徐礎只得留在城裏,回想嚴微的拜訪與說過的話,不太願意參與其中,卻想不出辦法躲避。

進城的第一天晚上,又有一位“編修”過來拜見,而且也是徐礎認識的人。

蘭若孚原是鮑敦的心腹幕僚,鮑敦兵敗被殺,他轉投楚王,頗受器重,現在中書省擔任機密之官,兼職編修,比嚴微的地位要高許多。

見到徐礎之後,蘭若孚只表敬仰,不提鮑敦,更不提當初是誰下令燒掉思過谷。

同樣是閑聊良久之後,蘭若孚才提起正事:“徐先生見過嚴編修了?”

“是。”

蘭若孚輕嘆一聲,“今日方知修史之難,所費工夫需以十年計。尤其是亂世剛剛過去,圖籍百不存一,幸存之人稀少,且各有私心,許多事情看似明白,真要落筆做出定論時,卻又晦暗不明。難,真難啊。”

“雖難,但是利在萬世。”

“其實我與嚴編修拜訪徐先生,所為都是同一件事。”

“哦?嚴編修不肯透露底細。”

“呵呵,嚴編修謹慎。如我剛才所言,亂世之中幸存之人不多,了解當初某人某事者更是罕見,徐先生曾遍遊天下,見人頗多,歷事也多,此番修史,必須得徐先生相助才行。”

徐礎早猜到會是如此,笑道:“承蒙高看,可我遊歷天下乃是多年以前的事情,經歷已忘十之七八,剩下兩三分也多錯訛混亂,且陛下定鼎之時,我並未跟隨,幾乎一無所知,哪敢妄加置詞,評論天下英雄?”

蘭若孚勸說多時,徐礎執意不允。

蘭若孚最後道:“徐先生雖不記得全部,總有人或事不忘吧?”

“不知蘭編修所指。”

蘭若孚沉默片刻,“比如郭君侯。”

郭時風獲封長沙侯,又是楚朝第一任宰相,位高權重,皇帝巡行,他輔佐太子留守京都,沒有跟來。

徐礎點頭道:“當然不忘,但是郭君侯輔帝龍興的經歷,我卻不知。”

“再往前呢?據說郭君侯與陛下是在襄陽初次相見。”

“襄陽城外。”

“當時的事情,徐先生還記得幾分?”

徐礎努力想了一會,“只記得是在襄陽城外的一座軍營裏相遇,郭君侯當時好像還是寧王部下。”

蘭若孚點頭,“沒錯,那時陛下龍潛山野,郭君侯在寧王麾下為臣。還有嗎?”

徐礎搖搖頭,“沒有了。”

“是誰的軍營?當時還有哪些人?郭君侯與徐先生聊過些什麽?”

蘭若孚提出連串問題,徐礎一律搖頭,表示不記得。

蘭若孚又感慨一番修史之難,終於告辭。

次日下午,嚴微又來拜訪,沒聊幾句,就道:“蘭編修來過了?徐先生要小心,他是郭相的心腹之人,要借徐先生之口為郭相脫罪。”

“我連郭相有罪無罪都不知曉,如何為他脫罪?蘭編修確實問起一些事情,但我都不記得,未敢胡說。”

嚴微旁敲側擊,確認徐礎真的沒說過什麽,滿意告辭,留下一本薄冊,“這是郭相之傳的草稿,請徐先生指正,史書未成,此稿機密,徐先生留心,不要外傳,明天我來取走。”

徐礎不肯留下此冊,嚴微卻堅持要請他指教,徐礎沒辦法,勉強接受,放在桌上,一次也沒翻過,次日上午歸還時,他說:“往事晦暗,我真的無話可說。”

在城裏住了五天,徐礎心生回谷之意,終於得到皇帝的召見。

宋取竹在行宮書房裏接見徐礎,一見面就道:“徐先生世外之人,不必拘禮。”

徐礎還是在禮儀官的暗示下行跪拜之禮,起身入座,側對皇帝。

宋取竹老了許多,但是豪氣未減,仍是一副馬上皇帝的模樣,未受深宮的太大影響。

兩人回憶往事,宋取竹說得多,徐礎多是傾聽。

“我一直以為徐先生還會回到我身邊,早知徐先生竟要退隱,我無如何不會放你走。”宋取竹不太習慣稱“朕”,尤其是在私下交談的時候。

“有如駑馬,跑著跑著,突然筋疲力盡,連半裏都堅持不下去,倒不是有意如此。”

兩人又聊一會,宋取竹道:“徐先生可還記得皇後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