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九章 問勢(第2/2頁)

“來見你不是為了聽這些廢話、虛話,是你當初將我支往江東,如今也要由你幫我擺脫困境。”

徐礎看向郭時風,郭時風也擡起頭看他,兩人互視片刻,徐礎道:“承蒙寧王看重,但是寧王何必舍近求遠?郭先生就在寧王身邊……”

“他不行。”寧抱關冷冷地說。

郭時風笑了兩聲,“我的確不行。”

寧抱關又道:“郭先生是位好軍師,我多得其力,寧軍雖陷困境,都與郭先生無關,是我自己過於急躁,又過於輕敵。”

郭時風心虛,但是總算稍稍松了口氣,急忙道:“寧王無錯,全是我用計不當、識人不明……”

寧抱關擺下手,制止郭時風說下去,“但他是位用奇計的軍師,指點九州、議論大勢,他不如徐先生。”

“寧王想聽大勢?”

“正是。”即使是在請教,寧抱關也沒顯露出半點客氣,更像是在下達命令。

徐礎拿起身邊的鐵筷子,輕輕翻弄盆中的木炭。

“徐先生是不想說、不願說,還是不敢說?”寧抱關問。

“不敢說。”

“為何?說對說錯,我都不會殺你。”

徐礎擡頭看向對面的郭時風。

郭時風一驚,忙向寧抱關解釋道:“徐先生高瞻遠矚,我一向是佩服的,每次見面,都勸他投靠寧王……”

徐礎笑道:“我怕寧王以為我別有用心。”

郭時風又松口氣,“原來如此,我明白徐先生擔心什麽了,他現在是梁王賓客,受梁王所托,率兵前去助守襄陽。更早一些,徐先生亦曾向襄陽群雄許諾,必會找到更多援兵。他擔心自己議論大勢時,免不了會說到襄陽……”

寧抱關道:“江東未穩,受盛家威脅;荊州未下,奚家兵馬強盛;東都初附,且處於四戰之地,難言穩固。寧軍處境如此,你還想讓我去襄陽?”

“寧王所問者何?”

“天下大勢。”

“大勢盡在襄陽。”

寧抱關冷笑一聲。

徐礎道:“所以我不敢說。寧王問起,我不願說假話,但也不敢說實話,惹寧王發怒。”

寧抱關深吸一口氣,“我不發怒,你說吧。”

“即便江東穩固,荊、洛兩州盡入寧王之手,寧王自以為能守住幾時?”

“你說賀榮人嗎?若是真能奪下三州,我自會寸土不讓……”寧抱關稍一猶豫,“頂多讓出洛州,賀榮人多是騎兵,在江南將會失去地利。”

“襄陽亦是荊州之城。”

“第一,襄陽不在江南,第二,荊州尚未歸順於我,為何要救?”

“中原群雄彼此爭鬥不休,個中緣由,寧王可知否?”

“為自保,為奪地盤。”

“然則為何賀榮大軍一至,群雄不分遠近、強弱,紛紛歸降,近者供其驅使,遠者送上降書?”

“還是為了自保。”寧抱關道,他是最早送去降書的人之一。

“同樣是為自保,為何甘願歸順異族,而不是中原群雄中的某一位?”

“因為中原群雄實力相當,沒人強如賀榮部。”

“寧王一語中的。”徐礎拱手,又拿起鐵筷子,繼續撥弄炭塊。

寧抱關已經明白徐礎的意思,坐在小凳上默默沉思。

郭時風等了一會,開口道:“我能說句話嗎?”

寧抱關點頭。

“徐先生所言不錯,但是忽略了一件事,欲要揚威於天下,立足先要穩定,如今盛家軍已逼至石頭城下,旦夕生變,寧王縱然守住襄陽,於事無補,更不得群雄敬畏。”

“盛家軍並非剛剛發兵南下,郭先生何以不早勸寧王旋師回防?”

“兩面受敵,最忌倉皇後退,一旦旋師,則後有追兵,我軍士氣亦受重挫。”

“然也,還有什麽勝利能比擊敗賀榮更能振奮士氣?”

郭時風笑著搖頭,“先不說能否守住襄陽,即使僥幸成功,亦不是一時三刻的事情,短則數月,長則一年,寧軍士氣還沒振奮,江東即已失守。”

“如果盛家退兵,甚至也去助守襄陽呢?”

“哈哈,徐先生若能勸退盛家軍……”郭時風看向寧王,有些話他沒資格說。

寧抱關道:“盛家若肯退兵,我倒是的確可以考慮發兵襄陽,只是便宜了奚家。”

郭時風道:“奚家一旦站穩,肯定會進攻江東。”

“奚家原有助襄之意,我再去勸說,不讓他們東進便是。”

郭時風看向寧王,笑道:“大家都去襄陽,梁王在冀、並兩州可就如魚得水了。”

徐礎道:“寧王若不想讓任何一方獲益,就不必想什麽大勢了。”

寧抱關思考多時,“助守襄陽只為爭一個威名?不妥,大大不妥,徐先生此番議論,大失水準。”